-
植物学家研究称:全球变暖致今年的春季过早来临
[内容预览]
| 2011/4/25 15:50:04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但今年的春季似乎来得特别早,植物学家在观测研究了鲜花盛开的情况后得出了这一结论。 植物学家Cristol Fleming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导致了一些植物开花的时间提早了将近两个月之多。 专家学者们开始讲类似的植物提前现象称为“季节前移”,他们在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表明了这种情况的确正在发生。 橡树枝叶发芽的时间越来越早,这意味了冬蛾出现的时间[阅读全文]
-
"世界上最臭花"瑞士绽放 近十年来全球首次
[内容预览]
| 2011/4/25 12:27:50花朵发出的类似于腐尸的臭味甚至在半英里(约800米)之外都可以闻到。 这朵泰坦魔芋高约9英尺(约2.7米),其雨伞状深紫色花瓣的直径约3到4英尺(0.9至1.2米),艳丽异常。 有众多好奇的观众纷纷赶来一睹泰坦魔芋盛开的奇观。 据英国媒体4月24日报道,对于植物学家来说,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他们兴奋的消息了——有着“世界上最臭的花”之称的泰坦魔芋日前在瑞士盛开。这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珍[阅读全文]
-
祁连山腹地冰川雪山开始融化 20年来“入不敷出”
[内容预览]
| 2011/4/23 19:17:58进入春季,祁连山腹地冰川雪山开始融化,大量冰山融水向下游的河西走廊各绿洲流去。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祁连山冰川一直处于退缩状态,并有后期加速趋势的特征。1992年到2007年,冷龙岭一带的冰川全部处于退缩状态,有27条冰川消失,冰川面积减少了23.6%。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在甘肃山丹县平羌口拍摄的祁连山冰川在甘肃山丹县平羌口拍摄的祁连山冰川牛羊在甘肃山丹县平羌口的冰河上饮水[阅读全文]
-
美国科学家称60万年前火星曾有稠密大气层
[内容预览]
| 2011/4/23 19:03:04美国《科学》杂志21日报道,火星在60万年前拥有比今天火星大气层更加稠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层,正因为大气层密度高,当年的火星是沙尘暴的天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借助刺地雷达技术,在火星南极附近地区发现大面积地下“干冰湖”。科学家断言,干冰湖封存的大量固体二氧化碳在60万年前曾是火星的[阅读全文]
-
灾难仍然在墨西哥湾延续 一些海洋物种可能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4/22 11:52:29据新华社电 20日是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一周年。 如今,风光旖旎的墨西哥湾景色依旧。只不过,海滩上会不时出现裹满油污的海豚尸体和原油球块。 如今,捕鱼为生的周边居民艰难求生。只不过,漏油断了他们的生计,和美夫妻生活窘迫,动了离婚念头。 总统奥巴马20日誓言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恢复墨西哥湾生态环境。 周边居民断了生计 “深水地平线”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阅读全文]
-
墨西哥海域现友好灰鲸 享受游客抚摸和亲吻
[内容预览]
| 2011/4/22 11:51:09灰鲸享受着人们的抚摸 中新网4月22日电 据外媒报道,墨西哥西部海域近几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太平洋灰鲸,甚至亲吻和抚摸它们的头部。 动物学家马克?卡沃达(Mark Carwardine)已经在这片海域观察灰鲸25年,据他说,这群灰鲸特别喜欢与人类交流,它们看到船只就会主动游到跟前,等待人们去抚摸它们,甚至有些灰鲸还会露出头部,希望获得人们的亲吻。 自从发现这些庞大的[阅读全文]
-
研究称:加拿大北极群岛融冰助推全球海平面上升
[内容预览]
| 2011/4/21 12:02:47新华网华盛顿4月20日电(记者任海军)一个国际研究团队20日公布报告称,在2004年到2009年间,加拿大北极群岛的冰川和冰帽融化已让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毫米。 研究人员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至2006年,加拿大北极群岛由于冰川和冰帽融化导致平均每年有29立方千米的水量流入海中;2007年至2009年[阅读全文]
-
地中海40种鱼类或灭绝 蓝鳍金枪鱼尤其值得关注
[内容预览]
| 2011/4/20 11:43:54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地中海大约40种鱼类可能在今后几年内灭绝。 报告说,过度捕捞、污染和栖息地破坏致使几乎半数鲨鱼和鳐种群以及至少12种硬骨鱼种群遭受威胁。 由于商业捕捞,蓝鳍金枪鱼、[阅读全文]
-
北极部分永冻土带融化遭严重侵蚀 每年30米
[内容预览]
| 2011/4/20 11:40:592009年,一名男子盯着崩溃的北极海岸线。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专家们表示,由于北极气候变暖,大量永冻土带融化,流入海洋。新研究发现,北极部分地区的永久冻结带每年遭侵蚀的程度最多达到100英尺(约合30米)。 自2000年以来,数十名科学家便对大约6.2万英里(约合10万公里)——占整个北极海岸线的25%左右——的北极海岸线进行研究。根据他们的发现,[阅读全文]
-
海洋温度升高快 鱼类不堪重负面临死亡威胁
[内容预览]
| 2011/4/20 8:55:58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研究显示,世界一些海域水温的快速升高,让生存在这里的鱼类不堪重负,面临死亡的威胁。 据报道,带状莫沃鱼(banded morwong)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塔斯曼海域的鱼种。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这种鱼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而塔斯曼海域的水温在过去的60年中升高了2摄氏度,是世界上水温升高最快的海域之一。研究结果于19日刊登在澳大利亚自然与环境变化周[阅读全文]
-
英国Co-operative集团筹划建设“蜂路”
[内容预览]
| 2011/4/20 8:37:18如果土地所有者支持星期二推出的一项计划的话,英国全国“蜂路”网上将会开始种植以给昆虫提供一条花之走廊。 这个项目将给蜜蜂、食蚜虻、蝴蝶及飞蛾提供新的栖息地。 第一期所谓的“蜂路”工程将由Co-operative集团捐赠6万英镑在约克郡进行。 这个项目计划建立两条穿越约克郡的花之走廊,一条为南北走向,另一条为东西走向。 这些走廊上将被种上矢车菊、田野山萝卜、百脉根及红三叶草等物种。 减少“[阅读全文]
-
森林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
[内容预览]
| 2011/4/19 18:09:17《科学日报》2011年4月12日消息:来自农业、交通运输及工业的活性氮化合物导致欧洲森林释放的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增多。森林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量至少是目前为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估计的2倍。这是在苏格兰爱丁堡“氮与全球变化2011”国际会议上发布的关于欧洲氮的首项研究(欧洲氮评估,ENA)给出的重要信息之一。 活性氮化合物(如NH3和NOx)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阅读全文]
-
科学家称北极海岸线正以每年超过2米的速度后退
[内容预览]
| 2011/4/18 22:49:24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和《独立报》4月18日综合报道,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30多位科学家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极冰层融化速度不断加快,海岸线正以每年超过2米的速度后退。 这份名为《北极海岸2010年状态》的报告中指出,过去十年北极海岸被海水侵蚀的速度约为每年1米到2米之间,但是某些地方却高达每年10米到30米。受创最重的地区包括波弗特、东西伯利亚海以及拉普贴夫海。温[阅读全文]
-
山地大猩猩有趣生活瞬间 贪吃竹沥烂醉如泥
[内容预览]
| 2011/4/18 11:26:04这幅精彩照片来自于《大猩猩:生活在边缘上》,由野生动物专家和摄影师安迪-罗斯拍摄。 左边的照片在卢旺达北部的维龙加山拍摄,头发被打湿之后,小家伙得以拥有另类发型。维龙加山的森林面积达到79万公顷,生活着大约350只大猩猩,包括右图中这只表情搞笑的成年大猩猩。 在享用含有酒精的竹沥(里面的糖天然发酵)之后,这只大猩猩醉倒在地上。 大猩猩喜欢群居,成员数量在5到30只之间。左图中,一只[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 鲸鱼抢食 已导致企鹅数量锐减50%
[内容预览]
| 2011/4/18 11:25:03帽带企鹅聚集在南极洲欺骗岛福斯特港的海滩上。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指出,西南极半岛和斯科舍海的企鹅数量在过去30年时间里锐减50%。企鹅数量锐减可能与它们的主要食物磷虾数量减少有关,磷虾数量减少则部分由气候变暖和鲸鱼数量回升所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贺亚国家海洋渔业局的生物学家韦恩·特里韦尔皮斯便对帽带企鹅和阿德雷企鹅[阅读全文]
-
越南为新发现的濒危哺乳动物中南大羚建立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1/4/17 16:43:51越南政府与当地居民已经同意建立中南大羚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这种世界最濒危且最不为人了解的哺乳动物。1992年才被外界发现的中南大羚(Pseudoryx nghetinhensis)生活在安南山脉茂密的森林里。没有人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中南大羚,但因为它的数量很可能已经非常少而被列为“极危”物种。最近,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William Robichaud告诉mongabay.com,中南大羚“可能是20世纪[阅读全文]
-
海冰融化企鹅挨饿 有一些企鹅甚至已经灭绝
[内容预览]
| 2011/4/15 12:26:15全球帽带企鹅(左)和阿德利企鹅(右)的种群数量在过去30年中急剧下降。(图片提供:Fotosearch) 从1979年开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所属南极生态系统研究部的海洋生物学家Wayne Trivelpiece和妻子Susan,每年都会冒着严寒以及平均时速40公[阅读全文]
-
韩国海域:出现1000多只海豚结队游动的场面
[内容预览]
| 2011/4/15 12:23:43韩国蔚山海域出现大批海豚结队畅游的情景 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4月14日,韩国蔚山海域出现了由1000多只海豚(Common Dolphin)组成的海豚群。 据报道,一艘海豚海洋旅行船在蔚山东区方鱼洞蔚灯塔东部11公里的海上航行时,看到了300~400只海豚组成的海豚群。之后,又看到了800~1000多只海豚组成的庞大队伍。 报道指出,这是4月2日首次出航的海豚海洋[阅读全文]
-
北冰洋淡水增多 气候将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
[内容预览]
| 2011/4/13 9:11:32图片说明:北冰洋淡水或将流入大西洋,并对气候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 一项最新科学分析发现,北冰洋中部广袤浩瀚的淡水将对欧洲及北美的气候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 这些淡水主要来自冰盖融化及河流的径流,其流量至少是非洲维多利亚湖的两倍,而且目前仍旧在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很可能流出北冰洋,进入大西洋,这将对气候产生极大的影响。 据《卫报》报道,科学家们称目前仍无法预计这样的情况何时会发生。 “这[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导致南极企鹅食物短缺
[内容预览]
| 2011/4/12 14:13:04美国研究人员4月11日公布报告称,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南极企鹅主要食物之一磷虾的密度下降,在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数量近年来急剧减少。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鸟专家韦恩·特里维尔皮斯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告说,他们分析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有利的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南极动物对磷虾捕食[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