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三四成 95%的利用潜能只用了5%

    [内容预览]

    | 2010/12/23 10:48:40
    到处是高耸的塔吊和林立的楼宇——说中国像一个建筑大工地一点也不夸张,中国每年的新建建筑面积达到20亿平方米,全球40%的水泥和钢材都用在了中国的建筑工地上。  但许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建设的同时,每年产生着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规划,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至少达到50亿吨。  日益增长的建

    [阅读全文]

  •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切实行动

    [内容预览]

    | 2010/12/22 9:38:56
    国际在线消息(驻墨西哥记者 于昕怡、国宇翔):在经历了13天的艰苦谈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12月11日在墨西哥坎昆通过《坎昆协议》后闭幕。尽管协议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并未就应对气候变化出台实际有效的措施。从这一意义上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世界各国拿出政治意愿

    [阅读全文]

  • 城市绿地别做减法

    [内容预览]

    | 2010/12/22 9:33:20
    遥想当年南昌玉带河打造之时,百姓翘首以盼:盼成形之后,一河光影动,绿满英雄城,吸引几多眼球,得到几多赞扬。  然而,这几年,玉带河中的水浑了,虽几经整治,至今依然难还清澈。  水浑了,一河光影的美丽打折了。如今,因为一条新路即将在此穿过。为此,河边的景观带也要“背井离乡”了。  花草树木快没了,周边的居民真急了。为什么急?原因很简单,大家是真正的受益者。早上晨练、晚上散步,这里是最好的场所;闲时,

    [阅读全文]

  • 环保业建言十二五: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内容预览]

    | 2010/12/20 17:15:06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4日讯(记者王慧梅)为使“十二五”规划编制更加全面科学,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国经济网推出“创业板企业建言十二五”系列活动,我们收集了上市公司的建设性意见,包括对十二五期间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环保制造业发展,燃控科技董事长王文举建议政府多出台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激励企业做出更多的研发投入。 &nbs

    [阅读全文]

  • 城市垃圾围城的背后

    [内容预览]

    | 2010/12/17 22:09:48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加上到“十二五”末,城镇人口预计达到7亿人,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垃圾处理日益成为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垃圾围城给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了思考。   垃圾困扰城市发展   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不断增长的城市垃圾,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

    [阅读全文]

  • 坎昆气候大会得与失的背后

    [内容预览]

    | 2010/12/16 11:47:33
    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闭幕,马来西亚《中国报》当地时间13日刊出评论说,这次世界气候大会,不能算是失败,但也不能说是成功,从大会所达致的协议看来,成员国的争议其实已带出一个信息,就是世界需要一份大家都要遵守的气候协议。  文章摘编如下:  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不能算是失败,但也不能说是成功,从大会所达致的协议看来,我们只能用四个形容,就是“聊胜于无”。  大

    [阅读全文]

  • 欧盟希望2013年后CDM继续运行

    [内容预览]

    | 2010/12/14 6:47:20
    离《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只剩两年,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缔约方一直在角力《京都议定书》的延续问题,《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所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未来将如何运行成为关注焦点。  《议定书》CDM执行理事会(EB)委员、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教授段茂盛,在坎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欧盟等缔约方希望2013年之后CDM可以继续运行。但也有缔约方提出

    [阅读全文]

  • 坎昆大会落幕 京都议定书命运下回分解

    [内容预览]

    | 2010/12/14 6:44:28
    12月11日,为期12天的COP16和CMP6会议,在经过近9小时的 “加时赛”后,终于达成了《坎昆协议》。  《坎昆协议》同意建立一个绿色基金,但并未指明完成《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的时间表。  在减排目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坎昆协议》仍未能取得实质进展。但在技术转让和适应条款方面有了重要进展,在MRV(“三可”,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和ICA(国际磋商和分析)上,同意建立相关条例。  WWF

    [阅读全文]

  • 中国“魅力气候外交”坎昆获肯定

    [内容预览]

    | 2010/12/13 17:08:38
    经过彻夜鏖战后,原定当地时间10日下午6时结束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终于在11日凌晨落下帷幕。大会通过《坎昆协议》,对关键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做出认可。在13天漫长的会谈中,中国代表团展开的“魅力外交”引发不少西方媒体的关注,也获得许多外国记者与环保组织的肯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1日凌晨在坎昆气候大会闭幕后表示,这次气候大会取得成功,《京都议定书》得到了坚持

    [阅读全文]

  • 坎昆会议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内容预览]

    | 2010/12/13 9:56:00
    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于日前落下帷幕,会议中的各方重点围绕推进全球减排和建设资金技术援助机制等问题形成了共识。坎昆大会有两大重点:一是气候变化谈判程序规范问题,即减排核查机制以及法律协议形式。二是责任与义务问题,包括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落实等。  坎昆会议的重要成果体现在通过维护 “双轨制”谈判机制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落实资金援助,促进人类共同应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在气候问题上不可取代

    [内容预览]

    | 2010/12/13 9:38:28
    MEF、G20等机制也许在决策效率方面更令人乐观,但是就气候变化而言,它们在合法性、代表性和普遍性方面都不能与联合国同日而语。就这一点来说,国际社会没有另外能够替代联合国的机制。  与去年气氛热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相比,今年的坎昆气候变化会议似乎显得有些平静。然而,这样的氛围也许更有利于协议的达成。该次会议通过的两份决议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进程而言,取得了意义有限却积极的成果,是对在联合国框架内

    [阅读全文]

  • 中国代表团发表对坎昆气候大会六点看法

    [内容预览]

    | 2010/12/12 12:10:23
    中国代表团对坎昆会议的看法  1、中国代表团对墨西哥政府和人民为举办气候变化谈判坎昆会议作出的努力,以及为各国代表提供的周到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确保谈判进程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缔约方驱动,是各国代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东道国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精心安排,努力保持谈判进程的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为各方创造了充分沟通和磋商的良好平台,为会议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服务,使得此次会议

    [阅读全文]

  • 各方评价 多边进程重拾信心

    [内容预览]

    | 2010/12/12 12:08:47
    中国气象报坎昆12月11日电 特派记者张永 冉瑞奎报道 经过近两周的谈判,坎昆气候大会终于结出成果。坎昆协议的达成对于各方修复信任,恢复人们对联合国谈判机制和进程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方对坎昆协议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本次大会获得成功在于各缔约方共同努力,大家按照“巴厘路线图”所指引的道路前进,这证明多边机制能够推动整个谈判

    [阅读全文]

  • 何建坤:环保税是调控手段推动企业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10/12/11 17:30:40
    墨西哥当地时间7日,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教授在代表团驻地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大会既是一个“国际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密切相关的“国内话题”。他对目前国内备受关注的环保税、低碳战略等话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中国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出台环保税的设想,您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碳税”征收?  何教授:最近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能源价格体系改革。作为能源

    [阅读全文]

  • 何建坤坎昆解读三大热点话题

    [内容预览]

    | 2010/12/11 12:09:12
        ■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是普遍共识    ■IPCC报告公信力不容质疑    ■我国正研究征碳税的可能性     未来气温控制在1.5℃还是2℃,全球变暖真的是90%由人类活动所致吗,我国征收碳税的可能性有多大?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代表团顾问何建坤,在墨西哥坎昆就这些热点话题向记者进行了

    [阅读全文]

  • 专访"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 詹姆斯·汉森

    [内容预览]

    | 2010/12/10 19:50:00
    2007年3月,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的环保纪录片《不能忽视的真相》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影片中,戈尔陈述:我见过一些科学家,他们遭迫害,被嘲笑,他们被剥夺了工作和收入,仅仅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事实,揭开了不能忽视的真相,但他们坚持把真相说出来。接着,镜头转向一个年轻的气候科学家,正激情洋溢地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发言。  那是1988年6月的一天,天气无比闷热,47岁的詹姆斯·汉森(James Ha

    [阅读全文]

  • 坎昆谈判,有望取得平衡性成果

    [内容预览]

    | 2010/12/8 20:24:16
    继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今年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办的气候谈判大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的不具约束性协议很显然不能让民众满意。寄望于坎昆的各界人士相对理性,务实看待本次大会,实属无奈之举。各国气候博弈的不确定性,气候谈判核心问题的艰难进展,使得坎昆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充满悬念。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积极推动,国际环保组织的广泛参与,可以预测,坎昆大会有望取得平衡性成

    [阅读全文]

  • 苏伟:否定《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倒退

    [内容预览]

    | 2010/12/8 19:16:15
    中广网坎昆12月8日消息(记者冯雅)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于当地时间7日下午开幕,气候谈判已经进入最关键阶段。然而时至今日,《京都议定书》的命运依然是谈判悬而未解的焦点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团多位代表昨天再次重申了中国的态度:有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对坎昆会议能否取得平衡的一揽子成果至关重要,否定《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倒退。   由于有联合国

    [阅读全文]

  • 潘家华:发达国家率先垂范有利于推动气候谈判

    [内容预览]

    | 2010/12/7 14:12:35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惠培培)针对国际社会对坎昆会议能否取得实质成果看法不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日前在做客中国电视网《环境》电视栏目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发达国家不作为造成的。      潘家华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坎昆会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气候谈判进程受阻,原因较多

    [阅读全文]

  • 发展中国家减排需要全球努力

    [内容预览]

    | 2010/12/7 10:10:28
    墨西哥坎昆12月3日  减排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未来将进一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但这更是全球的挑战,必须通过合力解决。  12月1日,在中国与UNDP共同举办的边会上,南方中心主任许国平认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未来迟早都将进入类似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整个发展中国家全体是否能顺利向低碳路径转移,将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关键。  “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而只是一个中等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