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沿海湿地已毁一半 “湿地公园”请止步!

    [内容预览]

    | 2009/2/20 10:09:08
        在经历了喷泉热、广场热、草坪热等之后,湿地热正逐渐在一些城市兴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根据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的2009年工作要点,今年将编制湿地公园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方案,并新建60个湿地公园。     在这种大好形势面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新建

    [阅读全文]

  • 马军:西南水电过度开发无助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09/2/18 9:28:24
     编者按:西南横断山区的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有人说,西南横断山区就像一部《红楼梦》,水电专家看到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生态学家看到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地质学家看到了地质脆弱……2008年10月,全国政协和电监会联袂赴云南四川考察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情况,摸清长江上游的水电分布情况和存在问题。西南的江河发生了哪些变化?西南水电开发的动力何在?是否对当地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阅读全文]

  • 应对旱情 当前和长远结合

    [内容预览]

    | 2009/2/18 9:27:26
    2008年11月初至2009年2月6日期间,我国北方主要冬麦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受旱面积接近1.5亿亩,其中约30%属重旱。为此,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宣布启动了Ⅰ级抗旱应急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当前旱情和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打好这场硬仗,为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一个好基础。 笔者根据历史经验并通过一些调查了解,从当前与长远结合的角度,就我国北方农业防旱抗旱问题

    [阅读全文]

  • 抗旱治本良方何在?

    [内容预览]

    | 2009/2/17 18:22:44
    新年伊始就迎面而来的旱灾再一次昭示出加强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的重要意义。  当前,严重的旱灾对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又一个重大考验。截至2月1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比高峰期减少了3111万亩,作物受旱面积减少3097万亩。但全国作物受旱面积仍高达1.3亿亩,其中重旱3659万亩,有480万人、24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我国夏粮主产区的干旱

    [阅读全文]

  • 应对“政事分开” 环境监测工作转型关键何在?

    [内容预览]

    | 2009/2/16 10:43:05
    环境保护部成立了环境监测司,监测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国家层面率先实施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分离。环境监测系统如何应对“政事分开”的新形势,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监测业务技术工作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过大量调研,分析了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应该尽快推动环境监测系统工作的转型,建立“公益性”环境监测业务技术体系。  推进环境监测工作

    [阅读全文]

  • 从全国大旱看北京水危机以及面临挑战

    [内容预览]

    | 2009/2/16 9:05:57
    北京水问题专家近日表示,这次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北方八个省出现大旱,旱情非常严重,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目前,整个中国北方,都处在干旱的威胁之下。粮食面临绝收,国家面临水危机。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   而北京,截止到2月11日

    [阅读全文]

  • 支援抗旱从节约用水做起

    [内容预览]

    | 2009/2/16 8:47:51
    去冬今春我国北方部分冬麦区的严重干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大旱,我们该做点什么?对于大多数未处在抗旱一线的公民来说,注意从身边细节做起,一点一滴节约用水,是最实际的支援行动。  与水资源总量不足并存的问题是我们的用水效率低,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权威资料显示,我国约有60%的城市供水紧张,而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高的超过30%。与此伴随的是,日常生活用水方面不注重节水的现象比比皆是,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引发的思考

    [内容预览]

    | 2009/2/15 22:39:36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持续一周的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目前已经造成超过180人死亡,约100万只野生动物被烧死。大火席卷而过,留下了惨重的损失,也留给澳政府一连串思考,并警示世人:如何减少并杜绝引发火灾的人为因素?如何有效地对森林进行规划管理?如何汲取教训警钟长鸣?     这张200

    [阅读全文]

  • 推广节水型农业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09/2/14 11:22:48
        在各地抗旱保增产的行动中,节水技术的运用成为一大亮点。鲁西北平原茌平县博平镇岔路口村新修的低压管道在抗旱中发挥了大作用,省水、省工、速度快,全村1800多亩小麦两天就能浇个遍。要是过去,怎么也得十天八天,水都不一定够用。面对依然严峻的旱情,应当大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农业灌溉

    [阅读全文]

  • 当河流不再欢唱

    [内容预览]

    | 2009/2/13 10:41:33
    在经济发展高压下,中国境内的河流湿地遭受重大破坏。持续升温的西南水电开发使得奔腾的峡谷河流变成一串串驯服的高山平湖;大江南北河流沙子被深挖盗卖;城市周围河流陆续被“截弯取直”;自然河岸甚至河底也被水泥覆盖。从前欢唱的河流如今死寂起来,变成了一条条“排污沟”。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约1500条,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

    [阅读全文]

  • “绿色新政”才能有效化解危机

    [内容预览]

    | 2009/2/13 10:38:15
       化解当前危机,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经济恢复,虽然必要,但是不够。我们需要寻求“一石三鸟”的解决方法,通过全球性的“绿色新政”,借助新的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       2月初,我应联合国环境署邀请,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了联合国正在制定 的“全球绿色新政报告”(Global Green New Deal Report)的专家咨

    [阅读全文]

  • 面对旱灾的反思:战略问题是生态环境建设

    [内容预览]

    | 2009/2/12 14:59:55
    目前,我国正在遭遇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截至2月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76亿亩,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其中重旱3981万亩,干枯394万亩,有346万人、166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8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1.30亿亩,其中重旱3898万亩。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2月5日进一步启动Ⅰ级抗旱应

    [阅读全文]

  • 北方农业现代化应首先实现节水农业现代化

    [内容预览]

    | 2009/2/12 14:58:16
    水是农业生产离不开的重要资源。我国农业长期存在这样的问题:每当有旱情出现时,各方面都热火朝天,旱情减缓时,各方面都悄然无声。笔者长期从事旱地和节水农业研究,对于我国北方长期干旱的自然格局,有以下感悟和建议。 1.建立长期抗旱节水工程建设投资目标和经常性投资机制 南涝北旱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定局。北方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半干旱地区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干旱缺水是我国北方的长期和首要灾

    [阅读全文]

  • 美国科学院院长: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挑战

    [内容预览]

    | 2009/2/12 14:49:47
    美国科学院院长拉尔夫·J· 赛瑟罗恩(Ralph J. Cicerone)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顶级专家之一。作为一名大气化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臭氧层损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一些机理。近日,赛瑟罗恩在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正在应美国国会的要求,规划一项为期一年的研究,为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制定者们提供咨询建议。这项研究将会为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未来需要深入进行

    [阅读全文]

  • 奥巴马绿色就职典礼说明什么?

    [内容预览]

    | 2009/2/12 8:56:17
    中国和美国一样,都喜欢以红色作为喜庆盛典的主色调。但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却别出心裁,在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典礼中将绿色作为主题色彩。当天,不仅迎宾地毯以绿色来取代一贯采用的红色,并且用回收原料制成,庆祝舞会和相关活动的餐饮以有机食物为主,甚至总统就职委员会发出的观礼邀请函,也是取材于再生纸制品。当天从四面八方涌入华盛顿的访客可能达到数百万人次,奥巴马团队考虑到汽车排放的废气过多,鼓励人们尽

    [阅读全文]

  • 北方大旱暴露的体制型缺水

    [内容预览]

    | 2009/2/12 8:52:38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亦有人祸原因。  据报道,在受灾严重的河南省汝阳县内埠村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一摊积水,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很多都废弃了。像这种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长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只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

    [阅读全文]

  • 人民时评:大旱再次提醒我们

    [内容预览]

    | 2009/2/12 8:51:12
    历史罕见的大旱正在考验着我们。当前,北方夏粮主产区农田叫渴,麦苗告急。河南近七成麦田受旱,安徽近八成麦田受旱,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麦田受旱面积均超过一半。  旱情就是命令。中央领导做出重要指示,各地各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全社会迅速动员起来。黄淮、江淮、华北地区,田间地头,干部群众齐抗旱,各路专家齐会诊,机声隆隆,汩汩清泉滋润着大地。在旱区,人们再次看到,面对大事、急事、难事,我们优越的政治体制

    [阅读全文]

  • 李茂松为旱区支招:让小麦喝好“救命水”

    [内容预览]

    | 2009/2/12 8:46:58
    “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分类指导,科学抗旱。”一见面,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减灾室主任李茂松研究员就提出这样的建议。2月9日刚从灾区实地考察回来的李茂松说,北方15个省的旱情程度不同,不能“一刀切”。  从农业角度分析,当前旱灾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秋播后,地里含水量高,再加上当时农民朋友着急外出打工,未来得及镇压(用石滚子或其它重物把麦田压实),许多地方采用旋耕加秸秆覆盖的办法播种小麦,导致表层土壤毛细管

    [阅读全文]

  • 正本清源才能固本培元

    [内容预览]

    | 2009/2/11 9:22:24
    环境保护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发挥着对经济的提升乃至重塑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无论对渡过当前难关还是对左右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扩内需、保增长成为各地的重要工作。吸引投资、多上项目成为很多地方的第一反应和冲动,然而,这未必是最佳的途径和唯一的选择。  天津市给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那就是依靠环境建设,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增强经济体自身抵

    [阅读全文]

  • 旱灾,不仅是农民的事

    [内容预览]

    | 2009/2/10 10:05:34
    抗旱,抗旱!   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十多个省、区、市,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近3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5亿亩,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对于不在旱区的人们,这些数字恐怕难以让人感同身受。但是,我们能做的,绝不仅仅是对着镜头中那些开裂的大地、干枯的麦苗叹息。   如果以为,旱灾仅仅是旱区的事,仅仅是农村的事,仅仅是农民的事,那就错了。旱灾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