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环保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示范领域
[内容预览]
| 2009/1/9 9:40:28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方法,在各领域用各具特色的政策和措施去体现和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就是这样一项重要工作。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主要目的是针对未来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提出国家环境战略,[阅读全文]
-
我们需要怎样的立法理念和模式?
[内容预览]
| 2009/1/9 9:38:57《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有专家指出,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全面、有效地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治体系之中。 从古代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注重的是自然资源的财产权保护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开发与利用,到近代环境权思想和规则开始萌芽,再到现代以立法限制或者修正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全面推行环保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和模式,环境立法理念和立法模式一直在不断演进中。在[阅读全文]
-
终结生态透支的资本发展道路
[内容预览]
| 2009/1/8 10:08:45对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分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后的原因倒是大家基本认同的——“资本的贪婪”。 西方金融资本在渴求暴利的推动下,打着创新的旗号,设立了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诱导普通民众从住房到所有生活方式进行透支消费,殊不知资本也透支了未来。 只是这次金融动荡闹得沸反盈天,以致西方精英也不得不承认其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漏洞,需要重新构建,但整个世界却已深受其害,还不知什么时候走出困境[阅读全文]
-
四川震区灾后重建 我们能否担起重任?
[内容预览]
| 2009/1/8 10:00:18编者按: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半年多的时间,灾后重建一直牵系着我们的心。作为一家环境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媒体,四川震区灾后重建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如基层环保部门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什么作用、目前碰到哪些问题、困难?重建给环保工作带来哪些挑战?规划先行、环保先行的观点和做法能否得到贯彻?环保如何保障规划的执行?对于一些需要重建的地区,如何能做到高起点起步?高起[阅读全文]
-
2009:将环保带回家
[内容预览]
| 2009/1/8 9:50:53往日的城镇、街道、绿地、花园……全然被堆积成山的垃圾侵占着。对于新加坡这个城市型国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的故事,如果不注重环保就很容易让国家被垃圾淹没。不过,据4日媒体报道,新加坡近年来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在努力普及循环材料制成的“绿色建筑”的同时,积极推进废水、垃圾的利用处理。 新加坡的环保工作不仅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夯实基础,也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好了铺垫。无独有偶,亚洲的另一个发达国家日[阅读全文]
-
掂掂尾气的重量
[内容预览]
| 2009/1/8 9:47:54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陕西省西安市2008年排放尾气污染物约为41.98万吨,平摊到城区533万居民身上,每人所“承受”的尾气约为79公斤,超过多数成年人的体重。 由西安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调查公布的这个数据,已让市民知道机动车尾气也有沉甸甸的重量。平素里,我们经常听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家伙”很张狂,但是一般人并不知道其厉害程度。现在,市民心里都有底了,他们怎能不感到吃惊?79公斤,如果一下子压[阅读全文]
-
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
[内容预览]
| 2009/1/8 9:36:03在加快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进程中,环保事业存在很多急需破解的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原来的思路、办法、制度不适应、不符合环保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弱点或局限性不断暴露出来,让环保部门急于寻求新的出路。 可以说,不断改革创新、探索环保新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历史性转变给环保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则要求更新发展观[阅读全文]
-
环保部门要大胆说“不”
[内容预览]
| 2009/1/5 9:44:01善于说“不”,是环境法律法规赋予环保部门的权力。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备,各级环保机构的职能已经以法律条款的形式明朗化。统一监管,是国家赋予环保部门的神圣职责和法定权力,任何人不能剥夺,任何一级政府部门也不能推诿。善于说“不”,大胆说“不”是环保部门履行职责的客观要求。 说“不”要有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说“不”是环保部门的权力。但环保部门毕竟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阅读全文]
-
减排减了什么增了什么?
[内容预览]
| 2009/1/5 9:25:44污染减排,削减的不只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在更深的层次和含义上,削减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担。 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当前中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地方保增长的心情越来越急切的形势下尤为必要。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时,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8个约束性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指标因缺乏年度数据难以准确评估,节能[阅读全文]
-
路灯节能,关键在设计环节
[内容预览]
| 2008/12/29 11:11:59赵建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中国照明学会室外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采光照明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了让路灯随用随开,德国小镇莱姆葛动用了很多科技手段,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但最后他们成功节约大笔电费,证明辛苦是值得的。实际上,道路照明节能的确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道路照明发展迅速。1999年全国还只有近300万盏路灯,2007[阅读全文]
-
2008,低碳经济迎来新契机
[内容预览]
| 2008/12/26 14:10:002008年,我们不能忘怀。它多灾多难—— 1月,一场罕见的龙卷风席卷了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华盛顿州,进而又袭击了美国南部各州,这是美国23年以来遭遇龙卷风袭击最严重的一次;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遭遇一场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1月10日到2月初,持续了20多天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中国南方20个省市造成了530多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损失,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 5月,登陆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给这个国[阅读全文]
-
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
[内容预览]
| 2008/12/26 14:07:28探索环保新道路,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则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必由途径和重要内涵。 长期以来沿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使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暴露出来并不断加深。历史的经验清晰地显示,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下,经济的增长使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更加盘根错节、更加复杂、更加难解。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转向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这一质的转变,[阅读全文]
-
沈国舫院士:环境管理要超越单纯的环境手段
[内容预览]
| 2008/12/25 10:03:46“过去,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实施了大量生态建设方面的国家项目,确实见了成效,但生态退化的形势也更为严峻。由于体制的局限,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对生态系统的统一管理,这种状况到了该提出一些新的办法和对策的时候了。”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战略课题组启动会暨高层研讨会上,国合会首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表示。 国际上,生态系统管理已经进入了综合管[阅读全文]
-
把握重点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
[内容预览]
| 2008/12/25 9:21:16面对环保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源头控制、全方位防范、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新道路已成为当前广大环保系统党员干部的必然选择。 探索环保新道路,必须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探索环保新道[阅读全文]
-
李泽椿院士:确保粮食安全须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内容预览]
| 2008/12/24 14:50:0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日前在京联合举办以“中国农业气象科研55年回顾与展望、全球气候变暖与农业减灾和农业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第二次农业环境科学峰会。 55年来,我国科学家研究了若干重大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减灾途径,形成了利用气候区划与灾害风险评估成果、地形气候以及农业小气候资源的减灾对策与技术,有效降低了农业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已建成世[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双输还是双赢?
[内容预览]
| 2008/12/19 9:28:29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日前举行的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各国提出新的命题,即如何将经济发展和保护地球共同家园相协调。潘基文激励全球各国进行“哥白尼式的低碳革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双赢。 当下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抑制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管理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大规模全球投资,而低碳减排恰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投资契机。 在波兹南会议期间,欧盟通过了气候、能源和经济刺激的一揽子方[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发展之公众篇 在决策中体现民意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55:0630年前,环保还是个新鲜词汇,公众参与更几乎无从提及;30年后,全社会要求经济和社会科学、持续、健康、节约、友好、和谐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30年前,民间组织国人闻所未闻;30年后,中国仅环保民间组织就有3000余家。 30年前,环保还是国家和政府的事;30年后,人们对大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决策有了话语权。 30年前,环保公众参与的国家规定只有“依靠群众、大家动手”;30年后,《环境影响评价法[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发展之法制篇 修典明法三十年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49:30“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环境法制建设始终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环境法制建设逐步拓展、日渐深入的30年。通过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并切实引入司法手段,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取得瞩目成就。 修法筑基石 制定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法律和标准体系 20[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发展之理念篇 从理念到国家战略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47:4830年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对环境保护做出重要指示。1978年,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指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步入了改革创新的新时期。 白驹过隙,30年过去了,我国环保工作早已开始步入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新时期,“实现环境保护[阅读全文]
-
曲格平:中国环境保护30年的回顾与展望
[内容预览]
| 2008/12/15 9:02:38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人民网发起并主办的“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环保事业”论坛,今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资委原主任曲格平先生在会上做了“中国环境保护30年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前些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两句话,一句是:30年前做梦都想不到,今天生活会这样富足和这样好;第二句是:30年前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环境污染会这样严重。这是两句实在[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