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12月7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在当天下午的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中国代表团希望本次大会成为全球新……

正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八日传来消息:本世纪头十年创最暖纪录。二氧化碳及其排放问题成为会场内外的焦点。会场内,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雅罗(Michel Jarraud)在当天的记者会上指出,本世纪头十年的气温要高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更……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12月7日公布决定称,该机构已确定温室气体对美国民众的健康和福祉构成威胁,需要对其排放进行管理。由于这一表态使得受奥巴马力推但未获得美国国会通过的《清洁能源法》获得支持,分析人士称,这将有助于美国在哥本哈根大会的谈判……

据法新社报道,12月7日,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言论,抨击“气候门”中气候变暖是人为夸大一说,称“气候门……

广受关注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的最后一轮气候变化谈判于11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幕。尽管人们对于此次国际气候谈判寄予厚望,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分歧,此次会议的谈判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隐忧 各国即使实现承诺目标也难阻全球变暖 更多减排任务待认领 ……

当地时间昨日10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正式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在开幕致辞中呼吁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有效协议,提出严格的减排目标,并为发……

12月7日,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只在哥本哈根进行宣传活动。当地时间7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围绕着环保和气候变化主题,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会场内外展开。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致开幕辞。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n……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为地球“降温”的步伐正在全球关注中迈进。 北……

对于仍然高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要提升现有汽车的排放标准,同时还要控制不断增长的总量。在中国,哥本哈根峰会的“紧箍咒”,要更加迫切一些. &……

哥本哈根撬动地球12月7日—18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成为世界的焦点,为期两周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这里举行,世界各国对这次大会寄予着厚望,哥本哈根撬动着地球——与哥本哈根大会遥相呼应,主题为“生态文明与……

2009年12月7日注定是一个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的12天时间里,最多将有近200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共同商讨和制定一份“后京都协议书”,即《京都议定书》……

“少开一天车,可减排二氧化碳8.17千克”、“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减排二氧化碳2.5千克”,昨日,在广州龙眼洞森林公园广场,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8所广州高校学生举办节能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板、环保话剧、节能竞猜、废品时装秀等方……

湿地是长江口应对污染的天然屏障。上海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只有3~5米,每年冬春之交,都要忍受咸潮入侵的困扰。上海也是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天消耗巨大的能量。一年前,这座城市成为住建部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低……

12月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火车站,“气候快车”准备出发。这列“气候快车”当天从这里出发,途中停靠德国科隆和汉堡,最终抵达丹麦的哥本哈根。这列蓝色和绿色涂装的火车上载有400多人,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欧洲可能面临新的冰河时代、马尔代夫等岛国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是气候等方面的科学家在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后给地球开出的诊断书,气候变化已经使“拯救地球”的行动刻不容缓。 &……

“2009年,将会因为金融危机而被历史铭记吗?不,我们不希望这样。2009年应该被这样铭记:在这一年,全球找到了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法,找到了应对挑战的政治意愿,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希望和机会。”……

中新网12月7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将于今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nbs……

本报记者 刘海英 12月7日至18日,来自全球的谈判代表将齐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减排协议而努力。然而,综合各方消息,这次谈判的结果显然不会像童话故事那般简单美好。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活跃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最前沿的专……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