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中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温飞)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期,俄罗斯、乌克兰、中国、蒙古国等北半球国家均遭遇罕见严寒。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表示,要尽快应该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标准,以应对趋于常态化的极端天气。 对于极端天气的频……

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名登山者兼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喜马拉雅山脉图片,展示了该地区的壮观和美丽。他还制作了大量令人震惊的马赛克图片展示了在珠穆朗玛峰附近地区的气候变化效应。其中利用477幅单独图片组成……

科学家曾在文章中或现实生活中警告的全球变暖现象都在2012年一一上演:北极创纪录融冰,美国许多城市夏天气温升到摄氏35度以上以及旱灾频繁,同时美国还出现洪涝肆虐,淹没纽约市街道的景象。 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迈克尔·贾拉(Miche……

一个由国际顶尖气候变化和农业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近期发布报告称,联合国应将农业研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战略重点而加以重视。 据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报道,这份报告旨在向决策者和农业规划机构警示气候变化给干旱地区带来的风险,……

北极地区野火产生的烟灰,飘散到格陵兰岛,使如诗如画的冰川大煞风景。烟灰附着在冰面上,还致使冰层吸入更多的阳光,加快了冰块融化的速度。 北极苔原地带阴凉、潮湿的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碳,由永久性冻土层与外界绝缘。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火灾。然而……

研究发现,极地风暴会影响世界气候 极低风暴是地球上最剧烈的天气系统之一,但不久后,我们可能希望发生更多的极地风暴。 据悉,这种小型飓风通常发生在冬天的北极圈,那时冷空气从北极圈流向相对较暖的大西洋。由于在未来几十年里,北极圈气候逐渐变暖……

丹麦气候、能源和建设部近日消息,丹麦2013年计划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新增25%的融资资金。 2012年,丹麦成立气候基金(Climate Fund),以吸引机构投资者,并为此基金拨款1亿丹麦克朗。2013年,丹麦计划再向该基金拨付1……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沈晓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

哥斯达黎加咖啡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近10年间该国咖啡产量锐减近30%,其中2011年全年同比减产15%。报告同时指出,尽管生产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国内政策变化等导致咖啡产量逐年下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加剧。 哥斯达黎加……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的基因分析表明,在即将到来的因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世纪中,许多亚马逊树种能够继续生存。最新发表在《生态与进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亚马逊地区一些树种的进化史已超过800万年。照此推算,它们将在预测中的2100年全球变暖……

12月8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在推迟一天后最终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统称为“多哈气候之门”的一系列成果文件,核心内容包括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决定、关于巴厘行动计划工作成果的决定及关于推进德班平台工作的决定。 尽管谈判过程跌宕……

近日,世界银行委托波茨坦气候影响分析研究所撰写的报告《降低热度》指出,以现在各国的减排承诺,截至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将上升4℃。 报告认为,全球气温上升4℃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沿海城市可能被淹没;粮食生产风险增大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比率上升;许多……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8届缔约方会议(COP18)、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8届会议(CMP8)、公约附属科技咨询机构和附属履行机构会议(SBSTA/SBI 37)、特设工作组会议(AWG-……

“如果没有人反对,通过!”在不到2分钟内,多哈COP18主席阿卜杜拉·阿提亚(Abdullah Bin Hamad Al-Attiyah)五次重复上述话语,——敲锤通过所有决议。此时是多哈当地时间12月8日下午6点47分。 话音刚落,……

在经历了一天多的“加时”之后,备受关注的多哈气候大会于北京时间9日凌晨1点落下帷幕,大会终于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合作行动》、《德班平台》、气候资金、“损失和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协议。 中国代表团团长……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8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多哈气候大会当天取得的成果表示欢迎。 潘基文在声明中说,此次大会成功结束了上一轮气候谈判,并为在2015年之前达成一个全面且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铺平了道路。他呼吁各国政府、商界、民……

在超长加时谈判几乎濒临“绝境”后,所有的问题忽然在2分钟内全部“解决”。联合国气候大会多哈会议主席、卡塔尔政要阿卜杜拉·阿提亚8日晚间以闪电般的速度敲锤通过各项决定,大会在一片或欢呼、或轻松、或错愕,甚……

新华社多哈12月8日电(记者 李志晖 杨元勇 陈莹)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8日在这里说,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对《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出资,中国代……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钟正杰):多哈气候大会于北京时间9日凌晨1时落下帷幕。大会从法律上确定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为推进公约实施的长期合作行动全面成果,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的基本制度框架。不过,有分析认为……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自然灾害频发,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加强环保已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重视。然而,摆脱贫困、发展经济也是这些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环保技术需要大量资金,发展中国家仅凭自身无力承担;发展经济迫在眉睫,但不可避免地会增加……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