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俄罗斯西伯利亚苔原地带的冻土层消融速度加快。如何保住永久冻结带,避免更多碳排放,成为全球研究人员所面临难题。

斐济的国家谈判代表阿里莎在得知中国代表团派出近八十人的阵容时,眼神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吃惊感。 不过阿里莎只能孤军奋战。墨西哥当地时间27日,在“七十七国集团(G77)+中国”准备会议及其他一系列小会议上,就见她一个人跑来跑去。“都没有什么……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雪报道 11月25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不会消逝,但我们可以设法减缓它的影响。在万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人类比大多数物种都要幸运,因为人类的优势在于能够未雨绸缪。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各国政府需……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9日召开。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将在这个墨西哥海滨城市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磋商。 分析人士预计,此次会议将在低调而务实的气氛中进行……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王雪) 2010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从俄罗斯的高温森林大火、巴基斯坦水灾到美国东部的持续高温等,种种灾难事件让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严重后果的同时,也对将于11月29日召开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会议更有……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9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开幕。经历了去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跌宕起伏,人们对坎昆会议寄予期望——各方拿出诚意,在一些分歧较小的问题上达成平衡的一揽子协议,对争议较大问题努力“相向而行”,尽可能缩小差距,为明年南非会议达成最……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也是《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大会。

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官员、学者及非政府组织成员齐聚这座海滨小城,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磋商,共同守护人类的未来。

坎昆会议不会在参与国之间达成大协议,但很有可能在对拉美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取得进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国大会今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尽管国际社会对坎昆会议的预期有所降低,但仍可望在一系列次级问题上取得进展。

英国气象局最新发布的气候研究报告出,近10年来全球升温速度变缓并不是已有的减排行动发挥了作用,而是自然界本身一些因素变化的结果。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9日召开。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将在这个墨西哥海滨城市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磋商。

气候变化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全人类的长远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威胁。中国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据观测,近百年来中国平均……

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29日在墨西哥举行。作为这次会议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今年为节能减排,甚至不惜放慢经济增速。

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举行。

图:Gettyimages。图:Gettyimages。 撰文:许俏文 我国多地萤火虫较去年推迟出现 今年真的是一个“千年极寒”的冷冬吗?虽然气象专家已否认了此消息,但萤火虫专家通过观察萤火虫的细微变化而预测今年会比去年冷。 华中农……

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以每十年0.2℃左右的速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没有改变。

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黄惠康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方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和坎昆气候大会,目前最重要的是坚持双轨制谈判,希望在坎昆会议上能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 黄惠……

新华网墨西哥坎昆11月26日电(记者王玉珏 刘健)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黄惠康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方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和坎昆气候大会,目前……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预计会议的规模会超过1万人,我国政府将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出席。大会将讨论多个核心问题:《哥本哈根协议》法律化、减排目标,转让新技术,以及援助资金及时到位等。 距坎昆会议召开……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