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小型垃圾厂,学习垃圾分类处理小妙招
7月15日,南通大学“垃圾围城,分类突围”居民环境意识干预调研团在五山家园开展科普系列课堂之“垃圾又新生”。通过模拟垃圾厂的形式,以“二次皂油”、“妙纸生花”、“环保酵素”等实验,将废油、废纸、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倡导居民垃圾循环利用。
“这些废油是我们从炸鸡店找来的,大家可以把家里炒菜用过的油收集起来…” 活动现场,南通大学“绿色方舟”环保社团的志愿者一边讲解,一边教授居民利用收集到的厨房废油,通过简单的加工制作成可以使用的手工环保香皂。“家里的废纸也可以打成纸浆,加入颜料混合,体验妙纸生花的乐趣”小朋友们还机智的将蓝色和粉色混合,生成紫色的新颜料,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卷。而在环保酵素的环节中,志愿者将制作环保酵素的环节一一展示,厨余(鲜垃圾)、糖、水以3:1:10的比例混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具有净化下水道,净化空气等很好的环保效果。变废为宝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热爱周围环境。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向全体成员发出保护环境倡议并得到一致认可。
志愿者表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倡导保护环境,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今天的分享,不仅仅对参加活动的孩子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影响家长,唤醒每一位家长心中的环保意识。”本次“垃圾又新生”科普课堂,推动社会关注生存环境,了解环保知识,推广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与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对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及环保宣传教育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供稿:南通大学绿色方舟环保社团)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