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低碳交通,让江苏百姓满意出行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政协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8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事业、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近年来,江苏交通坚持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节能减排的意识和做法早已渗透到交通建设和运输生产的各个领域,公交优先、节能驾驶、客运“零距离换乘”、沥青路面再生、甩挂运输……江苏“低碳交通”,为广大人民群众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出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低碳交通绘出江苏样本

  江苏交通把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的理念全面贯彻到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运输生产、行业管理等各个环节,在综合交通、公交优先、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江苏特色,引领江苏交通运输在转型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进,清晰地描绘出独具特色的低碳交通江苏样本。

  【关键词】综合交通转型升级

  率先探索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战略层面抢占节能减排制高点,这是江苏交通运输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之路的最鲜明特点。

  【解读】“十一五”以来,江苏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使是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公路密度也已达到101.5公里/百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8),四通八达的路网以及全国一流的路况,为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直达、便捷的路径选择,省时、省油又减排。

  近年来,江苏干线航道建设明显提速,联网畅通步伐显著加快,同时沪宁城际、京沪高铁等一批重点铁路相继建成,加上主要干线铁路都开行了动车组,使契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宜水则水、宜铁则铁”的运输格局正加快形成。对照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的发展目标,建成了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和沪宁城际高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综合客运枢纽,同时加快完善港口、机场集疏运体系,显著减少了无效交通流量,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关键词】公交优先绿色出行

  积极倡导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率先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了服务改善民生与促进行业低碳发展的双赢。

  【解读】相比私人汽车出行,公交出行无疑是一种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是缓解城市拥堵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江苏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迅速发展,公交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更多样、更便捷、更实惠的交通方式。南京地铁2号线开通后,市区一共开行了四条社区巴士,但开行不久其中的两条线就并成一条,另一条线路则开了两天就彻底停开。在家门口就能上车的社区巴士,为何被舍弃?附近的居民给出了答案:“从这边到地铁站没有多远,就是往前面走路的话大概几分钟就到了,十分钟吧。但社区巴士十分钟左右才发一班,等的时间我跑都跑到了。走路乘地铁反而更省时。”

  公交优先,如何优先?江苏各城市各有妙招。“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南京去年成立了公交集团,将有一揽子“公交优先”的政策发布,这其中就包括优化线路、公交换乘优惠等一系列举措,有望实现2小时之内或5公里之内,公交车换乘免费。常州公交票价全部定到了1元,刷卡打六折,学生卡打三折,老年卡打二折;开通快速公交后,仍采用的是原来的票价标准,而且BRT(大容量快速公交)实行同站换乘免费,即换乘不同的线路不再收取费用。镇江从去年10月起,15公里以内城市公交刷卡只需5毛钱,学生、老人等群体则更加优惠。

  目前,江苏全省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已达到12.1标台;南京、苏州两市地铁营运总里程达到110公里,无锡地铁1、2号线建设快速推进;常州市公交获得全国“国际推动公共交通贡献大奖”,常州、盐城、连云港三市开通了BRT。全省城市公交分担率已达到20.1%。

  为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大力推进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和镇村公交发展,目前全省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已达到98.7%,镇村公交的开通率已达到38%。

  【关键词】节能减排降耗增效

  江苏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加强政策调控,让企业在运输结构调整中获得了实际利益,增强了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解读】——大力推进客运班车公司化经营改造。目前,省内市际、县际客运班车公司化率达到70%以上,客运实载率大幅提高,仅班次的增加和相对车辆数的减少,这一增一减每年可节油近10万吨。

  ——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工程。完成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挂桨机船拆改工程,航道闸室利用率提高了55%,每年因此可节省燃油1.7万吨,减少油污排放300多吨,噪音污染也大幅下降。

  ——建立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全省共有1700多辆车辆由于油耗不合格未予批准进入运输市场,节约燃油4.3万吨,减少碳排放13.9万吨。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从2002年起开始建立了一套油耗的奖惩指标体系,形成了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机制,公司化经营的车辆10年共节约1461.85吨,直接降低运输成本约1450万元,该公司也因此被称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的老典型”。

  ——推广使用天然气车船。江苏被交通运输部纳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天然气汽车试点省份,全省近4000辆公交车采用压缩天然气,3.1万余辆出租车采用双燃料,近1000辆城际客运和货运车辆使用LNG。完成内河LNG混合动力船舶规范和标准制定,LNG动力船改造加快推进。以南通汽运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近100辆LNG客车,2011年实现替代柴油150万升,减少碳排放近2000吨。

  ——积极发展甩挂运输,降低货运空驶率。部省两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总计达到20家,其中国家甩挂运输试点项目7个,数量居全国第一。试点项目投入牵引车1386辆、挂车2163辆,车辆里程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近18%。

  【关键词】科技创新强劲支撑

  注重发挥人才和科教大省优势,突出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研究,为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解读】——加强绿色港航建设。连云港港靠港船舶使用岸电项目、太仓港三期工程资源节约型集装箱港口建设,均被列为交通运输部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在全国推广。连云港港成为全国首个“一城一港”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区域性和主题性管理试点港。推广生态护坡技术,建成京杭运河两淮段、宿迁城区段等一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生态景观航道。

  ——在公路建设、养护中推广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推广了沥青温拌、冷热再生及温拌再生等新技术,2012年公路大中修工程中沥青路面再生应用里程达440车道公里,使用再生沥青混合料约31万吨,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率达25%。

  ——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江苏ETC技术水平、规模和各项运营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按照1条ETC车道至少相当于3-5条人工车道的通行服务能力计算,已开通的731条ETC车道每年可节约燃油约392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接近1万吨。在全国率先开通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全省所有一、二级汽车客运站和150个三级及以下客运站可联网售票,苏州、无锡、常州、泰州等市还建成了出租车电召中心,有利于科学调配运力,提高客运实载率。苏北运河实现了“一票通”,船舶全程耗时由15-20天缩短至5-7天。

  ——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汽修和节能驾驶技术研究推广。江苏“绿色汽修”项目已成为全国同行中的一张名片。驾驶节能技术在全省推广,年均培训学员100多万人。

  四大示范工程引领低碳发展

  围绕2015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江苏将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突出加快水运、铁路建设,加快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15年底,高速公路网建成85%以上;高等级干线航道网建成70%以上,三级以上航道联通所有省辖市;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翻一番,沿江、内河港口吞吐能力提高三分之一;全省干线铁路网建成65%以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电气化铁路通达50%以上的市县。

  未来3年,江苏交通运输行业将实施“推进低碳示范工程建设行动计划”,实施低碳公路工程、低碳公路水路运输工程、低碳港航工程和低碳城市公交工程,到2015年全省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与2005年相比将分别下降6%和12%;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将下降15%;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将下降8%;营运车船单位货物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15%。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