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浙江 >> 正文

美丽滨江:生态之区 绿色家园

Eedu.org.cn 作者:刘伟 林春盛    资讯来源:杭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0

  该区还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省文明示范城区”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以保洁、拆违、治乱、扩绿、增亮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美化街容村貌。至11月底,共查处运输工程渣土的无证运输、抛洒滴漏、密闭不严、随意乱倒等违法行为89起,罚款20余万元。同时,滨江还根据“垃圾三化”行动部署,健全垃圾直运体系,做好垃圾分类处置。全区生活垃圾已于2008年在全市率先
实现直运;彩虹城、国信嘉园等12个小区已实现垃圾分类处置。对征迁土地还进行环境整治,钱塘江所有入城口和已建成城市道路沿线全面实现了绿化、洁化、美化、亮化、序化,昔日的农村在变为城区后,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自钱塘江沿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启动后,滨江区明确了“三江两岸”涉及滨江区17公里钱塘江沿岸生态景观保护与环境整治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后,通过1200余米长银杏林带的建成与制定钱江一桥以西段沿江污染企业关停计划等一系列手段,“三江两岸”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打造一个水清岸绿景美新滨江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穿过滨江的北塘河两岸发生了很大改观,不仅堤坝加宽、加高了,河堤绿化景观丰富了许多,而且全线设置了许多景观节点、亲水码头、观景平台、观景步道,增添了健身器材,部分较宽阔地带添置了一座凉亭,亭内有花岗岩桌子和凳子,堤岸绿了,景也更美了,更多的老百姓走到了河边,亲近自然。

自2007年启动河道综保工程以来,滨江区已累计投资近6亿元,共完成了24条河道综合整治,全长达38.05公里。通过实施河道综保工程,城市河道形象大大改善,河道综合功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初步达到了“河道线形优美,两岸护坡有效;绿化葱郁,排水通畅”的河道综保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排涝能力明显增强。河道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最后一棒”,直接关系到全区的防汛安全。通过实施河道综保工程,全区已整治河道均达到了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在近年的连续大雨考验中,滨江区已整治河道的防汛排涝效果明显。

河道水质有所改善。今年,滨江区还投资7150万元,新建河道3条,续建河道6条。

通过清淤、截污、引配水等河道综保措施,滨江还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今年,北塘河以北污水管网全线贯通,五号污水泵站进水管工程已完工,较好解决了多年以来污水节点问题。汤家河和许家河临时管道和泵站建设正抓紧推进中。今年,滨江区还构建区域水循环体系,增大浦沿排灌站配水频次,有效改善浦沿区域的内河水质,并在浦沿排灌站进水口永久河部位建设一道水闸,对水流进行调配,并将新规划建设华家排灌站一座,打通断头河道,贯通河网水系,修复生态平衡,恢复区域内河有效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内河水质。在加快水质改善基础型工程建设的同时,滨江还加大水环境日常监管力度,努力保证内河水质稳定达标。

亲水功能更加宜人。目前,全区已整治河道沿线23个亲水平台、游船停靠点、河埠头,既可供游船停泊,也可供市民、游人嬉水。47个包括凉亭、廊道、小广场等在内的小品建筑,将为沿线居民提供休闲和锻炼的场所,使旅游休闲不仅仅是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而且成为杭州市民的常态生活。

滨水景观初步显现。河道绿色是杭城重要的“绿肺”,滨江的景观绿化充分考虑到层次性和季节性,通过对河道及其岸坡的生态改造、立面整治、桥梁改造、新增绿化、景观提升等具体措施,沿河两岸基本达到10米—15米带状绿化,初步形成了滨水生态景观长廊,成为实现“还河于民”和“倚水而居”的有效载体。

通过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滨江区河道的生态功能、水利功能、交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商贸功能、居住功能进一步显现,处处彰显了滨江特有的都市水乡的美好景象,整体提升了周边区块的综合功能。

今后,滨江将继续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目标,力争再用3年左右时间,以河道整治、截污纳管、管理养护、引水配水、水质改善等五项措施,完成全区未整治的19条(段),计28.01公里的河道综合整治,确保新增项目100%截污纳管。力争到2015年,实现新增截污量10万吨/日,形成河网水体良性循环,把滨江打造成为“水环境改善、水生态良好、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资源丰沛、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区”,再现江南水乡的城市风貌。

一环六带多点 绿意环绕滨江

闻涛路沿线的沿江绿廊,设有绿道、驿站,以及小广场,因为毗邻江边,空气质量很好。

老李退休后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这里,坐在草坪上大口呼吸负离子,一坐就是一早上;沿着江边垂钓,不收获几条鱼是不愿回家的。

在滨江,居民的家门口,这样大片大片的生态绿色比比皆是,居民出门即可见绿,一步一景。

滨江依山傍湖靠江,区域内河道众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该区以钱塘江、冠山、白马湖、北塘河、永久河、新浦河、建设河等自然条件为依托,以滨江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等为主线,以公园、广场绿地及居住片区公园等集中绿地为重点,以普遍绿化为基面,以线穿点,以线带面,形成网络状、完善的绿地系统,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规划形成以一环、六带,加若干城市公园组成的城市网络状、开放式绿地系统。

一环:即以钱塘江滨水绿带和本区域东侧江南风情大道道路绿地和南部湖泊、山体所形成的环状开放式绿地,环绕本区域外围。

六带:即以江南大道,现状浙赣铁路,彩虹大道、时代大道两侧宽为25米—50米的道路绿化带和以新浦河、建设河两侧河道绿带所形成的城市带状景观绿带。

目前滨江区规划绿地总用地为1173.54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为862.63万平方米,占分区规划建设用地的22.36%。已完成公共绿地建设48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生态公园13处,五年来累计新增绿地180余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3平方米,其中完成钱塘江沿线(东信大道—钱江三桥)、江南大道,现状浙赣铁路,时代大道两侧宽为25米—50米的道路绿化带以及新浦河、建设河等河道绿化带,城市带状景观绿带基本形成。至11月底,今年新增绿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全区绿化率达到38.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8.5平方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滨江区绿化建设的任务也越来越高。今后,滨江区绿化建设重点放在绿化景观效果的提升方面,确保滨江区城市绿化建设从以往单纯关注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并重型转化,全面建设园林化科技新城。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