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严控污染项目 环评新政为重大项目护航
“绿色通道”
省重点项目环保审批时间缩至6日
今年以来,航空产业基地、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项目、LED项目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顺利通过环评上马。
这些重大项目得以科学推进,得益于省环保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及保民生、扩内需、保增长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省环保厅透露,去年和今年省环保厅办理省重点项目的审批时间分别缩短到5.5和6个工作日。去年以来,我省湛江、茂名、惠州、揭阳4大石化项目,东西两翼多个电厂项目等一批省重点项目,顺利通过了环保部环评审批,通过“大项目促大转型”,有力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此外,还完成36个产业转移园的环评审查,积极推进“双转移”工作。
以4大石化项目为例,这些项目列入全省规划。省环保部门通过开展《广东省石化产业发展和振兴规划》的规划环评,通过政策指导、合理布局、控制规模、有序发展,把污染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力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然,加快审批主要从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着手,如提前介入、部门联动、跟踪服务等;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一步也不能省,必须守住程序的底线和法律的底线。”刘玮说。
严控污染
每年否决5%以上审批项目
“幸亏当初及时叫停大岭山蓄电池项目,否则今天我们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中将陷入被动的局面。”东莞市环保局局长袁绍东庆幸地说。
去年11月17日,大岭山镇化工工业园区一个总投资5.5亿、产业链总价值可望达100亿元的项目,因可能存在铅酸蓄电池污染等环保问题,被该市“喊停”。
在优化服务的同时,我省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把关,把一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有关规划和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设项目,挡在了门外。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审批项目环评338217份,每年否决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均占审批项目总数的5%以上。
今后,以环评之手的调控力度仍会加大。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清在全省环评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坚决把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环评审批关,不留环境隐患。”
一系列严控并规范污染项目布局的新政将陆续出台——禁止在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重要河流水源保护敏感区建设化学制浆、印染、鞣革、重化工、电镀、有色、冶炼等项目。对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项目坚决不批。近期,省环保厅拟印发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重污染项目建设的通知,对流域内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项目进行限批。
禁止珠三角地区规划建设除热电冷联供外的燃煤燃油机组、炼化项目、炼钢炼铁、水泥熟料等项目。禁止在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建设增加重金属污染排放的项目。铅蓄电池加工制造企业(含铅板制造、生产、组装)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要报省环保厅审批。自2012年开始,珠三角地区电镀行业将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严格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等重点行业项目环评审批。根据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暂停受理在工业园区外的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的环评文件,并要求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化工园区集中。
省环保厅透露,近期还将协调省住建厅完善施工期工程监理制度,推进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试点,探索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模式。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的,决不允许试生产,实现监管的关口前移;对逾期不办或拒不办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建设项目,责令停产并予以处罚。 (记者/谢庆裕 通讯员/黄慧诚)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