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

    [内容预览]

    | 2013/6/10 18:25:51
    6月7日上午,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与人员就开放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规划、人才培养及开放合作机制、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研讨。  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金飞飞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院士、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清华大学罗勇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宋连春研究员、李维京研究员等9位学术委员出席了会议

    [阅读全文]

  • 2013年全国生态学/天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举行

    [内容预览]

    | 2013/6/10 18:08:13
    图为2013年全国生态学/天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现场。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9日电 (记者 孙亭文)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新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新疆天文台承办的“2013年全国生态学/天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9日至10日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举行。  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介绍,本次

    [阅读全文]

  • 中泰首个气候与海洋生态联合实验室正式启用

    [内容预览]

    | 2013/6/8 9:26:15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董冠洋)中国国家海洋局7日发布消息称,中国与泰国在海洋领域的第一个联合研究实体——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联合实验室6日在泰国普吉正式挂牌启用。  中泰两国均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同时也是遭受海洋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根据2012年4月签署的《中国国家海洋局与泰国自然资源环境部关于建立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的安排》,两国建立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旨

    [阅读全文]

  • 华北电力大学学子开发地沟油新用途 作绝缘材料

    [内容预览]

    | 2013/6/4 8:24:51
    昨日笔者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决赛现场看到,华南理工大学陈炎丰等同学利用废弃塑料制备出再生聚丙烯复合塑料,可用于生产汽车塑料制品、空调塑料制品。他们还利用相关技术降低了原料运输及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进行的这项决赛,被安排在华南理工大学湖滨广场举行。从全国87所高校829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的16支队伍齐聚华园,角逐最后的金奖。  来自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诺亚

    [阅读全文]

  • 探讨“低碳城镇与物理储能”

    [内容预览]

    | 2013/5/28 16:18:49
    本报5月26日讯(记者 陈永刚)昨天,亚太经合组织(APEC)低碳城镇与物理储能国际论坛在长沙召开。APEC各经济体的2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围绕“低碳城镇与物理储能”的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为加强APEC各经济体在低碳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湖南大学在国家能源局的支持下,成功申报了此次低碳城镇和物理储能国际论坛。与会人员从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能源强度控制的目标和重点、低碳合作

    [阅读全文]

  • 珠峰科考钻取142米最长冰芯

    [内容预览]

    | 2013/5/21 8:21:01
        东绒布冰川垭口野外帐篷内,考察队员正在标记和包装刚刚钻取的冰芯。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   记者5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家在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垭口成功钻取了3根总长为300米的冰芯,其中一根“透底冰芯”长达142米,是目前为止在珠峰钻取的最长冰芯。  目前,钻取最长冰芯的珠峰冰川考察队已经完成科考任务回到拉萨。  下一步,科研人员将主要在拉萨和兰州

    [阅读全文]

  • 遥感技术: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内容预览]

    | 2013/5/14 16:44:05
    前不久,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说明我国的遥感技术与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所长郭华东院士说。 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

    [阅读全文]

  • “第一缕曙光”的美丽与哀愁

    [内容预览]

    | 2013/5/6 15:14:54
     “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工作人员在安装天线。 ■本报实习生 王珊 记者 张巧玲 ●这是一个“神奇”的项目。 ●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宇宙第一缕曙光”(21CMA)探测。 ●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成果能做出来,就可以得诺贝尔奖。 然而,从2007年建成以后,这个项目从未正常运行过。“建完了,就停了”是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武向平对它最直观的描述。

    [阅读全文]

  •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启动

    [内容预览]

    | 2013/5/4 7:58:32
    本报电 (记者刘毅)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日前举行发布会,正式启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继凯表示,课题研究将重点结合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突出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区域、政策与产业、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既为地方生

    [阅读全文]

  • 版纳植物园在不同橡胶林种植区设置气候要素自动观测系统

    [内容预览]

    | 2013/4/30 8:47:37
    为准确评价环境友好型橡胶园对森林小气候的改善作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三五”战略突破三“环境友好型橡胶园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实施计划中强调了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了把握橡胶园的本底气候环境,并为探讨套种不同经济林木后,橡胶园的气候环境的变化提供支持。承担气候环境研究的全球变化研究组基于高精度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勘察数据,同时依据项目预计设置的山顶人工造林恢复区、林下经济植物种植区(可可+橡胶

    [阅读全文]

  • 袁隆平称3年内或将培育出亩产逾1千公斤超级稻

    [内容预览]

    | 2013/4/27 10:10:06
    在昨天(4月26日)中国气象局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中央台专访透露,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三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的超级稻新品种。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已于本月初启动,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定于用5到8年时间可培育出的、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有望在三年内培育完成。据介绍

    [阅读全文]

  • 地质调查与生态文明研讨会在京召开

    [内容预览]

    | 2013/4/24 14:19:28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举办的地质调查与生态文明研讨会在京召开。多名专家呼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构建生态文明,须加大地质调查力度。  浅层地热能是目前相对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但已在我国开始规模化应用的浅层地热能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原国务院参事王秉忱说,“对浅层地热能的地质调研工作应受到重视。”  国务院参事、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则提出,在尊重客观规律、认真调研地质基础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

    [阅读全文]

  • 成都生物所对森林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内容预览]

    | 2013/4/21 9:47:15
    土壤N养分有效性是高寒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和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在增温条件下高寒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通常保持持续增加。那么,在没有外源施肥情况下,气候变暖条件下维持植物生长和森林生产力持续增长的土壤养分来源及其潜在的维持机制还不清楚。  针对上述问题,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刘庆研究员领导的森林地下生态学科组尹华军等人通过模拟增温控制试验,比较了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亚高山针叶林主要树种云

    [阅读全文]

  • 合肥工业大学攻克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难题

    [内容预览]

    | 2013/4/18 9:40:07
    近日,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刘屹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柴油机颗粒物捕集系统DPF,可降低汽车排放主要污染物达95%以上。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了对该成果的鉴定会,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鉴定。  据统计,2011年我国机动车颗粒物PM排放总量为62.1万吨,其中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量达到85.4%。该项技术清除柴油机尾气排

    [阅读全文]

  • 科技司到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调研

    [内容预览]

    | 2013/4/16 9:57:12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4月16日讯 4月10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国家林业局生态网络中心副主任杨锋伟一行,对国家林业局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了调研。  彭有冬一行实地考察了珠三角生态站广州市帽峰山森林生态定位站区的森林植被和定位监测状况,检查了生态站室内外监测设施的运行情况,对日常维护、数据采集、分析运用等事宜进行了认真的询问,听取了工作汇报。  生态站负责人陈步峰研究员汇报了珠

    [阅读全文]

  • 珠海横琴岛植被生态规划论文发表

    [内容预览]

    | 2013/4/11 9:07:40
     珠海横琴岛    图片来源:外滩画报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珠海市横琴新区公共建设局组织该园和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完成的《横琴生态岛生态建设规划》(《横琴新区生态岛建设总体规划》的九个专项规划之一)在2011年6月通过评审后,规划负责人任海研究员与横琴新区公共建设局管理人员通过合作,指导博士生范桑桑对规划和

    [阅读全文]

  •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内容预览]

    | 2013/4/10 10:55:48
    本报讯 4月9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经过演示汇报和评委评议投票,十大遗址从25个初评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 据悉,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

    [阅读全文]

  • 老龄林固碳时空变异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内容预览]

    | 2013/4/10 10:51:13
    目前已有的研究证实了我国热带与亚热带老龄林能够固碳,但固碳能力强弱、季节动态、年际变异及其这些时空格局的驱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中心闫俊华研究员等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和鼎湖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我国热带与亚热带老龄林固碳的差异及其驱动因子,发现亚热带老龄林固碳能力是热带的2.4倍;热带老龄林在干季是碳汇而湿季是碳源,亚热带老龄林干湿季都是碳

    [阅读全文]

  • “雪龙”号带回11.2米长“气候天书”

    [内容预览]

    | 2013/4/10 9:27:05
    新报讯 昨天,在位于浦东的极地科考码头,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凯旋,受到热烈欢迎。此次科考共完成53项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在多个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创船舶最南纬度航行纪录  据第29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昆仑站站长孙波介绍,去年11月5日,由239人组成的科考队乘坐 “雪龙”号从广州出发,前往南极。在此后156天里,“雪龙”号4次穿越西风带,总航程29000多海里,其中冰区航行6000余

    [阅读全文]

  • 全球页岩气开发势头高涨 中国可开采潜力受关注

    [内容预览]

    | 2013/4/8 10:16:46
    此间正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能源领域嘉宾表示,在页岩气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国际背景下,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页岩气开发未来将极大改变世界能源供需结构。常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前景将受到页岩气大规模开采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待观察。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页岩气开采条件与美国相比较为复杂,未来在环保和技术瓶颈的突破上值得期待。中国页岩气实现大规模商业开采将对改变国内能源结构和世界能

    [阅读全文]

202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