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新技术脱去含油废水“脏外衣”

    [内容预览]

    | 2009/6/8 10:24:23
    ■ 核心提示  含油废水是油田主要废水之一,是油田为提升采油率而产生的一种废水,这种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一直是油田环境污染的主源头。上海安洁士石油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油田含油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日前通过专家评审。该技术采用国内领先的微波诱导催化、活性炭纤维毡在线吸附再生等先进工艺,成功地解决了含油污水中残留高分子聚合物带来的难题,处理排放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这也是国内首次在该技术上取得突破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无线方案 UM2455 无线模块低功耗产品发布

    [内容预览]

    | 2009/5/31 22:04:56
    和CC2500相比,双向2.4GHz无线收发芯片UM2455,成本优势明显,开发简单,提供源代码。对射频经验相对少的用户,提供两种COB射频模块(不带MCU),分PCB天线和无天线,免去射频开发。传输距离100米和500米两种。最高速率625Kbps 。UM2455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CSMA/CA技术,抗干扰性强。具体参数如下:  参数    &

    [阅读全文]

  • 扬州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工程启动

    [内容预览]

    | 2009/5/25 7:58:41
    本报讯(记者过国忠通讯员吴正东)从今年起,扬州市将投入3.3亿元,力争到2010年全市市政照明灯具应用达到5万盏LED,把扬州建成全国最好的LED照明试点城市、示范城市、样板城市。这是记者从扬州市政府5月22日召开的“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扬州是全国六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之一,现已形成“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的完整LED产业链,拥有华夏光电、扬州中科、史福特

    [阅读全文]

  • “乌烟瘴气”的隧道急需净化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5/25 7:56:19
         5月8日,上海打浦路隧道“云雾”弥漫。记者发现,来往于隧道的车辆都抬起车窗,以防隧道内呛人的汽车尾气进入车内。   “打浦路隧道是1971年建成的,目前的实际车流量已远远超过设计流量,且双向通车,不利于通风排风,导致隧道内空气状况比一般隧道更差。”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曹芦林说,“由于隧道均为半封闭结构,隧道内空气中会存在大量汽车

    [阅读全文]

  • 肉苁蓉让我们从容面对沙漠

    [内容预览]

    | 2009/5/21 8:13:36
    本报记者:杨朝晖 课题描述:肉苁蓉产业发展研究点评专家:肖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内蒙古磴口,沙漠面积占全县面积近70%,“七沙二山一平原”是对其地貌最形象的概括。沙,是让13万磴口人最费心思的资源。   5月11日,两年一度的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让这个塞外明珠热闹得像过年一样,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企业家为“沙”云集在这里。   “这几

    [阅读全文]

  • 新型沙漠种植技术带来绿色希望

    [内容预览]

    | 2009/5/20 22:19:31
        新型沙漠种植技术带来绿色希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分布较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沙漠的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已经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另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

    [阅读全文]

  • 我国启动对室内环检实验室的甲醛检测能力验证

    [内容预览]

    | 2009/5/20 12:09:52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黄小希)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甲醛监测能力验证工作18日正式启动。据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处长李文龙介绍,此次验证工作在我国尚属首次。  李文龙说,随着我国室内环境标准规范的实施,目前全国从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实验室共三百多家。“通过本次甲醛检测能力验证工作,我们既可以了解国内室内空气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监控各实验室的

    [阅读全文]

  • 引新能源车 业界呼吁车企联合开发共克新能源车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5/19 8:23:31
    “如果‘十城千辆’继续按照现在的做法走下去,各示范城市从当地利益出发优先采购本地企业产品,并不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日前在上海车展前夕举行的“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国内客车企业“老大”宇通的代表如是说。此言一出,有关“十城千辆”示范计划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争论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十城千辆”引地方保护?  国家四部委于今年2月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13

    [阅读全文]

  • 2009年近海海洋科考开放共享航次起航

    [内容预览]

    | 2009/5/18 10:45:10
    5月15日9:30,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拔锚起航,缓缓驶离青岛中苑码头,开始执行2009年度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春季)任务。 据了解,本此开放航次(春季)的科学主题是中国近海环境与关键过程,分别以“科学一号”和“科学三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为平台,安排两个航段进行调查工作,将对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北部区域的水文、化学、生态要素的空间结构、底质分布的

    [阅读全文]

  • 我国近海绿潮灾害调查及其预测与防治研究专项启动

    [内容预览]

    | 2009/5/16 18:10:31
    人民网青岛5月15日电(宋学春 柳凤林) 5月14日,国家海洋局在青岛召开“我国近海绿潮灾害调查及其预测与防治研究专项”启动会议。据了解,该专项是针对去年青岛近海黄海海域暴发世界罕见的浒苔灾害,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科技支撑,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缺乏有效手段而设立的。该专项启动后,将针对绿潮灾害建立起有效的监测预测体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和防控措施,找出浒苔灾害暴发

    [阅读全文]

  • 一项贝类养殖网笼清污新技术通过鉴定

    [内容预览]

    | 2009/5/15 9:02:28
    新华社讯 一项由大连敖龙水产技术推广公司研制成功的潮浪式浮子网刮技术日前通过大连市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据了解,使用这项利用潮汐和海浪作用来清除贝类养殖网笼上污损物的绿色环保技术,可保持海水流通顺畅,并能将养殖贝类的成活率提高20%以上。据测算,如这项技术得以推广,仅大连地区每年可减少40万吨海水养殖污损物上岸。   贝类养殖一直是大连水产养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有100多万个网笼养殖台筏。近

    [阅读全文]

  • 松花江流域气候影响评估进展顺利

    [内容预览]

    | 2009/5/13 11:01:36
    5月11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支持的《松花江流域气候变化影响综合评估报告》编写研讨会在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召开。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吉林省气候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气象局等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在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的支持下,2008年7月,黑龙江省气候中心与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合作全面启动《松花江流域气候变化影响综合评估报告》编写工作,报告选择气候变化

    [阅读全文]

  • 用清洁能源解决缺水危机

    [内容预览]

    | 2009/5/13 8:26:38
       本报记者:李禾     课题描述:HM/HD型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    点评专家: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我国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2151立方米,这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低的国家之一。   我国除了在总体上是一个水紧缺的国家,在不同地区

    [阅读全文]

  • 国土资源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重大发现

    [内容预览]

    | 2009/5/11 8:27:11
        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密切相关    记者10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进展顺利,截至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  &nbs

    [阅读全文]

  • 脱硝,是否会步脱硫技术巨资引进后尘

    [内容预览]

    | 2009/4/27 9:00:27
    在沈阳沈海热电有限公司的烟气在线监测控制室,一台电脑的屏幕左下角显示着:二氧化硫浓度,每立方米805.26毫克;而在右上角,这个数字则为85.57。这是经过脱硫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为使脱硫取得良好效果,沈海于2005年专门从法国引进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厂里3个燃煤锅炉的脱硫除尘工程总投资达1.8亿元。   在辽宁走访了数家热电厂之后,记者发现,与沈海一样斥巨资引进脱硫技术的电厂不在少数,还有的

    [阅读全文]

  • 研究称森林等植被在中国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预览]

    | 2009/4/25 0:09:15
        新华网巴黎4月23日电(记者李学梅)一支由中国、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23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在中国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支团队由北京大学研究员朴世龙领导,他们通过卫星观测等先进手段,估算出1981年至2000年间中国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的碳汇总量。碳汇是指植

    [阅读全文]

  • 活性污泥:传统塑料的终结者

    [内容预览]

    | 2009/4/23 14:55:48
    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已经遇到了终结者——活性污泥。  兮兮的污泥“摇身一变”,竟成了百分百可降解塑料?近日,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蔡宏花费16 年时间,研究的“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项目,获得了2008 德国纽伦堡工业发明奖“国际创意、发明及新产品展金奖。”蔡宏在接受《外滩画报》的专访时自豪地表示:“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已经遇到了终结者,那就是活性污泥。”  “污泥被普通人看

    [阅读全文]

  • 中国“入地”计划拉开序幕

    [内容预览]

    | 2009/4/23 10:50:35
    4月22日,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启动。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入地”计划正式拉开序幕。 该国家专项是“地壳探测工程”的序曲。作为反映当代中国地质科学家勃勃雄心的“入地”计划,地壳探测工程最终的投资规模或将达到更为惊人的投入。 专项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开展地壳探测工程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活动过程与动

    [阅读全文]

  • 绿色建筑:全球建筑业的美丽新世界

    [内容预览]

    | 2009/4/18 8:37:12
    全球绿色行动   厚实的落地飘窗、漂亮的玻璃幕墙……这些看上去时尚的装饰风格在欧美等国家早已成为了过去时。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建筑消耗的资源量过多,已经不适应全球的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经济大气候。今天,越来越多的美国建筑学教授开始呼吁推广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虽然这使很多建筑都面临着改造的境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空间,同时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

    [阅读全文]

  • 安全油烟净化装置:净烟防火二者皆可

    [内容预览]

    | 2009/4/17 9:01:19
    ■核心提示   目前,餐饮业大都采用了静电、湿式、过滤等方法,对其油烟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方法大都不具备防灭火功能,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制既能达国家标准要求的油烟净化效果,又具有烟道清洗和阻、灭火功能的油烟净化成套装置,对解决餐饮业油烟尘净化及其安全防护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始消息   京华时报讯(

    [阅读全文]

20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