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58种外来物种入侵欧洲严重影响当地生态

    [内容预览]

    | 2012/10/1 21:29:37
    浣熊入侵瑞典 在英国林地奔跑的野生动物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包括貂、野猪、浣熊、鼩鼱和海狸在内的一些外来生物已经在入侵欧洲后繁衍到了一个难以控制的局面。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已经有71种哺乳动物入侵了欧洲,另有30个物种已经成功地将它们的领地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大陆。据《综合生态》期刊称,其中至少有58种生物对人类或者欧洲本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较

    [阅读全文]

  • 全面科考显示:中国珠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超预期

    [内容预览]

    | 2012/10/1 4:38:07
    新华网拉萨9月30日电(记者赖雨晨 彭茜)一场20年来最全面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科考正在位于中国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考察的阶段性成果显示,珠峰保护区食物链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超出预期。  科考负责人之一、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恢复研发中心主任胡慧建说,发现新的物种是本次科考的最大成果。在此之前,珠峰保护区历次调查记录的脊椎动物共有360多种,而在这次科考中发现、记录到的脊椎动物

    [阅读全文]

  • 法国考察船在全球海洋发现150万种新生物

    [内容预览]

    | 2012/9/29 23:12:26
    法国塔拉探险队(Tara Expedition)驾驶一艘科学调查船耗费了36个月的时间,经过70000英里(约合112654公里)的航程发现了150万种新生物,其中许多生物能够给人类提供氧气。该科学调查船已于上周到达伦敦,这些新生物将于近日在伦敦科学博物馆亮相。  该探险队表示,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在气候变化对世界海洋影响方面的认识,他们在此次旅程中发现,海洋因人类行为变得非常脆弱。他们从海洋中

    [阅读全文]

  • 北极冰层正以空前的速度融化

    [内容预览]

    | 2012/9/29 8:39:23
    北极的冰层在以空前的速度融化。覆盖着“地球顶”的冰层面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减少了将近一倍。  北极冰层面积和厚度在九月份测量。这个月是冰层融化的高峰期。如果过去冰层在冬天能全部恢复,现在己不是这样。而且它的缩小那么快,任何一种气候模式都不能预测。世界野生大自然基金会“气候和动力”计划协调者科科林说:“大概类似情将继续下去。约每五年冰层都有最大的缩小。说二十年后北极会没有冰层,那是过激,也不很可能

    [阅读全文]

  • 英国海岸出现罕见"海浪泡沫"奇景 铺满整个沙滩

    [内容预览]

    | 2012/9/27 13:15:46
    英国苏格兰西岸阿伯丁出现罕见“海浪泡沫”现象。  中新网9月27日电 据外媒报道,英国苏格兰西岸阿伯丁近日出现奇景,海水与沙冲刷混和形成罕见的“海浪泡沫”(Spume)现象,覆盖整个渔村的海岸沙滩。  科学家指,“海泡”是由于海中有机物质和藻类,与因大浪被吸入水中的空气产生化学作用,造成“洗衣机效应”,形成大量泡沫。  据悉,这些泡沫对人类的健康无害,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自然消失。

    [阅读全文]

  • 澳洲珍稀动物受气候威胁 亟需新的保护思路措施

    [内容预览]

    | 2012/9/27 8:40:47
    澳洲昆士兰州可伦宾野生动物园的树袋熊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连锁效应对澳洲本土珍稀植物、动物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将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失衡,亟需人们对生态保护提出新的思路和措施。  该研究由国家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进行,对澳洲的土地进行了建模计算,并对四种优先级生物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覆盖了澳洲80%的土地和物种。  “气候变化将会从2030

    [阅读全文]

  • 大堡礁海水变暖影响其生态环境

    [内容预览]

    | 2012/9/25 14:05:34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证实,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水域的海水温度正在上升,专家认为这一变化将给这一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合理利用珊瑚礁研究所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分析了1985年以来的卫星数据,发现有“明显证据证明”大堡礁水域的大部分区域海水温度上升,其中南部水域海水温度上升了0.5摄氏度。研究人员认为,海水温度升高意味着珊瑚的死亡风险增大。&

    [阅读全文]

  • 10年间我国60%多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稳升

    [内容预览]

    | 2012/9/25 10:13:40
    10年来,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显著加强。全国安排近2000个项目,加强朱鹮、虎、豹、金丝猴、长臂猿等1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及其栖息地的监测和保护,6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稳中有升,建立完善各类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250多处,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全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种源培育基地500多处,收集保存了珍稀兰科植物800多种、苏铁类植物240

    [阅读全文]

  • 珠穆朗玛峰环保:“一个瓶盖都不能扔在山上”

    [内容预览]

    | 2012/9/22 10:22:48
    中新社拉萨9月21日电 登山前,登山者携带的所有物品,小到一瓶矿泉水、一袋饼干都要登记,下山时逐一检查,包装物要原数带回,“一个瓶盖都不能扔在山上”。  近几年,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专业登山者签订了这样一份特殊的合同。  该保护区生态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曹天堂21日在拉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介绍,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而专业登山者则会登上6000米以上的高山,垃圾清理难度极高。合同之所以严格

    [阅读全文]

  • 北极或在2030年后季节性无冰 气候变暖或加速

    [内容预览]

    | 2012/9/21 10:01:06
    “今年夏天,北极海冰面积已小于此前于2007年创下的最小纪录。”近日,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部门向媒体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夏季北极海冰的面积、厚度(估计)及体积在最近几十年里持续下降,尤其在过去的五年里下降得最迅速。北极海冰的消失引起了相应的气候反应:可反射太阳光的冰被替换为可吸收更多太阳能的深色海水,导致气候进一步变暖,并使海冰进一步融化,并可能导致目前冰封的温室气体排放出来。    北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使加纳面临水资源短缺

    [内容预览]

    | 2012/9/21 8:54:12
    据加纳《写真报》9月20日报道,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加剧加纳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到2025年,加纳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根据预测,到2020年,加纳境内的河流径流将减少15-20%,而到2050年将减少30-40%。水资源匮乏还将导致能源和粮食危机,预计到2020年,加纳水力发电量将下降60%,与此同时,对灌溉水源的需求却将增长40%-150%。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纳经济社会发展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惊现30米高“火焰龙卷风” 持续时间达40分钟

    [内容预览]

    | 2012/9/20 10:02:06
    澳大利亚艾丽斯斯普林斯市的一位制片人17日拍下了“火焰龙卷风”的视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52岁的电影制片人克里斯当天在澳大利亚艾丽斯斯普林斯市郊外为一部新影片寻找拍摄场地时,意外地拍摄到了罕见的“火焰龙卷风”,火焰高达30米,持续时间达40分钟之久。  克里斯介绍说:“当时没有一丝风,气温只有25摄氏度,这是很寻常的一天。只听到一个人大喊‘那是什么?’我转头一看,是30米高的火焰龙卷风,它

    [阅读全文]

  • 德科学家称北极冰面今夏最小 世界气候变化已现

    [内容预览]

    | 2012/9/20 10:01:01
    中新社柏林9月19日电 (记者 黄霜红)北极的冰面今夏缩小到有纪录以来的最小面积,德国科学家警告,由北极融化带来的世界气候变化已近在眼前。  《镜报》19日报道了多位德国地质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借助卫星在16日测量到,目前北极最大的浮冰面积为34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从1973年有卫星纪录以来的最小值。  从上世纪70年代到新千年之间,北极的夏季浮冰还是目前的一倍。数据显示,过去40年中北

    [阅读全文]

  • 猛犸“活细胞”首次发现 克隆灭绝生物将成现实

    [内容预览]

    | 2012/9/19 8:42:14
          考古学学生在塞尔维亚一座露天煤矿中研究一头猛犸象的残骸。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保存非常完好的猛犸“活细胞”,从而为克隆复活猛犸计划带来了曙光。    今年8月份,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在俄罗斯东部雅库特偏远地区的永久冻土猛犸墓地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东部冰川消退西部则增长

    [内容预览]

    | 2012/9/17 21:07:13
    最新研究显示喜马拉雅山脉同时出现冰川消退和增长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前喜马拉雅山脉整体气候处于改变之中,但是气候如何变化对某些特殊地区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类似于地球其它地区,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这项研究报告检测了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冰川变化情况,这些山脉覆盖亚洲8个国家,影响着该地区的河

    [阅读全文]

  • 最新研究显示:海獭"变身"对抗全球变暖的"勇士"

    [内容预览]

    | 2012/9/15 4:57:34
    在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水獭聚集在一片海藻床上。图片来源:阿瑟·莫里斯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海獭可能充当了对抗全球变暖的“前线士兵”,这些身穿毛皮的游泳健将们能够控制海胆的数量,而这反过来促使了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海藻的繁茂生长。  据趣味科学网报道,该研究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他们分析了从温哥华岛到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西部边缘获得的40年来水獭和海藻繁殖情况的有关数据,发现海獭捕食

    [阅读全文]

  • 因暖化及排污 加勒比及佛罗里达海珊瑚规模减少

    [内容预览]

    | 2012/9/15 4:56:31
       加勒比和佛罗里达原本丰富多彩的珊瑚礁石正在大规模极速减少。这些颜色多彩的珊瑚,让当地拥有富裕的生态系统,并成为全世界跳水和浮潜的圣地。1970年代,礁石上50%的表面都是珊瑚,而如今平均已经不到8%。  海水暖化和人类排污是珊瑚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表示,当前的结论是由36名科学家联合研究得出的。IUCN强调,珊瑚下降速度并不均衡,在那些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

    [阅读全文]

  • 滥砍滥伐致使热带地区雨量减少 周边恐面临灾难

    [内容预览]

    | 2012/9/15 4:55:23
    《自然》杂志近日刊发的一项研究称,热带雨林地区的滥砍滥伐明显降低了当地降雨量。  该研究发现,在地球上的大部分热带地区,森林地带上空云气比植被稀少地区形成的降雨要多出一倍。如果森林植被减少,就会致使周围数千公里范围内的降雨量减少。  植被是否能够增加降雨量?研究人员已经为此争论了数百年。众所周知,植物通过蒸发活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这一过程由叶子向空气释放水汽来实现。但是雨林到底能产生多少水汽我们一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在非洲森林发现猴子新品种

    [内容预览]

    | 2012/9/15 4:52:12
    长着黑色长四肢的猴子“lesula”。   这种新发现的猴子品种生活在刚果(金)中部的森林中。  据英国媒体9月13日报道,医学网络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日前报道称,科学家们在非洲发现了一个新的猴子类别,这是28年以来,该地区发现的第二个猴子新品种。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lesula”的猴子是在刚果(金)发现的。当地还生活着一种与“lesula”血缘最为接近的猴子,这两个品种分别生活在刚果河和洛马

    [阅读全文]

  • 最濒危动植物或2020年灭绝:巴西天竺鼠仅存60只

    [内容预览]

    | 2012/9/14 9:35:49
    100种最濒危动植物或2020年灭绝:巴西天竺鼠仅存60只  一个由80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盟呼吁紧急帮助挽救地球上100种最濒危的动物、植物和真菌。他们称,如果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这些生物到2020年可能灭绝。图为圣卡塔琳娜州天竺鼠在巴西一个小岛上生存,现存数量大约在40到60只左右。  苏门答腊犀牛  事实上,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已经放弃了对一些物种保护的努力了,他们认为,如果保护自然可以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