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开学,学校当树立好榜样
[内容预览]
| 2012/9/5 10:43:53新学期开始了,朋友读小学的儿子被告知本学期又要购买校服。可是,孩子去年购买的几套校服还能穿,而且今年校服的款式还是和去年的一样。他认为儿子实在没有再购买新校服的必要,于是,对学校说了自己的想法。然而,校方却坚持认为新学年应有新的开始,还是购买新校服为好。后来,在学校的一再坚持下,他还是“自愿”交钱给儿子购买新校服。 很明显,该校对待校服“喜新厌旧”的做法,与时下倡导的低碳理念背道而[阅读全文]
-
极端“气候”须靠涵养环境
[内容预览]
| 2012/9/3 6:36:49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现成灾,世界气象科学家警告称:极端气候“常态化”趋势已现。 极端气候常态化,这一提法,不仅说明气候异动的次数和严重程度有所增加,更表明整个地球的气象系统乃至生态系统都发生了结构性、系统性的变化。原有的、生物圈赖以生存的某种平衡被打破,整个气候乃至生态正在发生连锁式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在某些地区急剧地、爆发式地表现出来,就使得原本应该偶一发作的极端天气变成了人们的常客。 从这[阅读全文]
-
产能优胜劣汰需有哪些机制?
[内容预览]
| 2012/8/30 10:21:02编者按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推进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产能优胜劣汰长效机制有助于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如何建立完善的产能优胜劣汰长效机制?本报特邀相关专家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郑志国 我国许多行业处于先进产能和落后产能并存状态,产能总量与现实需求相比有一定过剩。受国际经济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近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过[阅读全文]
-
专家称美国大旱并非无因 人类应为气候变化负责
[内容预览]
| 2012/8/23 21:40:05美国大旱并非无因 ——访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萨斯 新华网休斯敦8月22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永兴 赵晓晴)一场严重的干旱正在席卷美国。迄今,美国境内33个州的1000多个县已被美国农业部列为灾区,美国的农业生产乃至世界粮食供应都可能受到影响。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教授对新华社记者说,其实美国干旱现象从去年已显出端倪,当时得克萨斯州受灾情况最为严重,许多地区大火不断,饮用水短缺。今年[阅读全文]
-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增强居民参与度
[内容预览]
| 2012/8/21 5:53:01“我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市民们生活的更加开心。”德国海德堡市长埃克特·伍兹那(Eckart Würzner)博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只用了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工作。 这是一位在政治背景上不隶属于任何政党,但却能在选举中获得54%选票的市长。这样的情况在德国并不常见。 伍兹那在2006年12月担任海德堡市长以来,将自己丰富的地理学和环境能源管理知识系统性融于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之中[阅读全文]
-
美专家论气候变暖致极端天气
[内容预览]
| 2012/8/8 6:36:50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管詹姆斯·汉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4日发表的一篇学术报告中说,近年来美国和其他地区极端炎热气候频现,人类活动所致气候变化是唯一的背后推手。 预测成现实 汉森在一份发表于1998年的气候研究报告中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华盛顿特区2010年至2020年每年最高气温突破35摄氏度的单日将超过9天。 事实上,2012年尚未结束,华盛顿特区已有[阅读全文]
-
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生态文明之路,没有配角
[内容预览]
| 2012/8/7 7:06:53盛夏的贵阳,凉爽宜人。27日至28日,看似平静的黔贵大地正遍刮“绿色风暴。”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代表,部分城市市长以及中外科学家、大学校长和企业家相会“爽爽的贵阳”,共赴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这场“绿色之约”。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已经连续举办四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制度性平台,会议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各种生态[阅读全文]
-
拥抱生态文明根本性变革
[内容预览]
| 2012/7/28 21:44:11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审视我国,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全国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能不看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突出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阅读全文]
-
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系统管理前沿
[内容预览]
| 2012/7/21 5:02:23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记者王优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阿明娜·穆罕默德20日表示,中国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沿,中国在解决环境恶化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阿明娜·穆罕默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南南合作上紧密配合,双方将持续依赖这种关系,希望南南合作有助于维护和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石的全球生态系统。 阿明娜·穆罕默德说,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投入[阅读全文]
-
国外如何处理地沟油
[内容预览]
| 2012/7/15 6:31:007月中旬,2000吨产自上海的地沟油将被荷兰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据悉,荷兰人吃油不多,地沟油原料不足,他们一年对地沟油的需求量为12万吨。而今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已开始执飞洲际航线。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当多少中国人对频现餐桌的地沟油痛恨不已时,荷兰人却将地沟油加工成了航空生物煤油,实现了地沟油“上天”之旅。尽管这种油“上天”成本较高,但由于能减少碳的排放,因[阅读全文]
-
呼唤“绿色毕业礼”
[内容预览]
| 2012/7/13 4:59:52有媒体日前报道报道,佛山一些幼儿园、中学选择在五星级酒店举行毕业典礼引起家长争议。有校长及家长表示,学校的毕业典礼应更注重内涵,“五星级”毕业典礼应该是多花心思而不应是只注重档次。 所谓“绿色毕业礼”,就是虽然社会上不乏豪华奢侈、排场攀比的典礼活动,但作为育人的重地学校,却始终应有淡泊宁静、不为物欲所动的“绿色思想”:让办学思维安静一点,不要过分喧闹;让办学思想深厚一点,不要陷入肤浅;让办学行为[阅读全文]
-
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城市
[内容预览]
| 2012/7/13 4:03:39主持人:朱 丽本报记者 嘉 宾:周成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罗灵军(重庆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张剑宇(Esri北京软件研发中心总经理) 杨 槐(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话背景 “智慧城市”听起来并不陌生,不过它究竟是什么,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智慧城市”有这样一个定义: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阅读全文]
-
开发“城市矿山”益处多
[内容预览]
| 2012/7/13 3:58:30据《解放日报》报道,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电子垃圾中的黄金含量比例远超金矿平均品位。这份研究由联合国大学与“全球电子可持续倡议”联合发起,旨在利用数据推广电子垃圾回收的环保理念。 “全球电子可持续倡议”的发起,引申出的是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问题。据媒体报道,中国每年产生230万吨的电子垃圾,占世界电子垃圾总量的第二位,受污染情况更加严峻,如果对这些电子垃圾进行不合理处置,又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阅读全文]
-
“地沟油”何以在荷兰可以派上用场
[内容预览]
| 2012/7/13 3:57:12据《重庆晨报》报道,7月中旬,2000吨产自上海的地沟油将被荷兰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2011年11月,荷兰航空到中国采购地沟油样品回去加工后试飞,测试结果非常满意…… 当多少中国人对频频上餐桌的地沟油痛恨不止时,荷兰却将之当成宝贝。尽管这种油“上天”成本较高,但由于能减少碳的排放,因此地沟油稀缺的荷兰不远万里到中国购买地沟油,成就其独特的低碳、环保飞行。荷兰为环保做出的付出,不能[阅读全文]
-
江豚灭绝将危及长江生态系统
[内容预览]
| 2012/7/11 4:50:20“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缔约国之一,如果连本国的物种都保护不了,那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生态学专家金鉴明说。 金鉴明这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现如今,我国特有物种——长江江豚正以每年6.3%的速度减少,目前仅剩下了1200头左右。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将会在15年内出现功能性灭亡。 为此,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金鉴明呼吁:国家应尽[阅读全文]
-
绿色增长基础上的经济转型
[内容预览]
| 2012/7/8 9:28:18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根本转变。我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巨大的经济总量和领先的增长速度背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日益加强对绿色增长的关注。“绿色增长”的概念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概念相比较,它们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是当今人类社会为应对资源(能源)、环境以及人[阅读全文]
-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投入巨大、态度分化
[内容预览]
| 2012/7/7 4:40:04美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也不例外。美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其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减排技术变革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共同结果。当下美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如何?又面临哪些新问题?日前本报就这些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杨丹辉进行了专访。 美国:排放上升势头减缓结构减排取得进展 中国经济导报:请问目前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情况如何?呈[阅读全文]
-
王如松院士:生态城建设须体制革新
[内容预览]
| 2012/7/2 4:52:58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是从事城市生态建设的专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用复合生态学来指导城乡的可持续发展。6月20日,王如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我国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一些经验。 王如松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脉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该系统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阅读全文]
-
哥本哈根市市长:企业应接过全球“绿色转型”接力棒
[内容预览]
| 2012/6/26 5:48:39在北京举行的“绿色增长可行性”研讨会到来之际,丹麦哥本哈根市市长弗兰克·延森(FrankJensen)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市政当局和企业正在逐步跻身领头地位,将成为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真正的领袖。 延森说:“世界需要一个绿色转型,在2030年,全球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将比今天增加30亿,这将会给地球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并将对气候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此次来京延森旨在分享哥本哈根的绿色节能城市经[阅读全文]
-
走向绿色经济全球化
[内容预览]
| 2012/6/23 6:40:14本报美国华盛顿6月22日电 “里约+20”会议最大的成果是绿色经济的全球化。各国都在根据“里约+20”所提倡的理念调整国内发展方向,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成为绝大多数参会者的发展愿景。 工业文明强调总生产和总消费模式,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以征服自然代替尊重自然。工业文明带来了社会分配不均、反复出现经济金融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可以把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