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生态环保又舒适 成都三环路绿道示范段即将开建

    [内容预览]

    | 2010/10/13 17:15:12
    经过两个多月的现场踏勘和数据测算工作,市建委健康绿道办公室昨日公布了中心城区三环路示范段的详细设计方案―――全长18.5公里的绿道示范段分三段,涉及武侯、青羊、金牛三区,国庆节后武侯段开工建设,正式拉开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健康绿道建设工作的序幕。  示范段全长18.5公里  据介绍,此次健康绿道三环路示范段共分为三段,武侯段从三环路内侧武侯立交至清水河段;青羊段北起三环路羊犀立交桥,南至三环路清水河大

    [阅读全文]

  • 达州西部大开发新10年规划蓝图

    [内容预览]

    | 2010/10/12 14:14:09
    9日,记者从达州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与上一个10年相比,达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城乡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都有新的目标和举措,规划出了一条符合达州实际的追赶跨越之路。到2020年,建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实

    [阅读全文]

  • “生态魔方”转出治理新天地

    [内容预览]

    | 2010/10/10 10:12:59
    “城市建在森林里”,这是超越治理一般意义的全新理念,它彰显的是青白江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新理解、新思路。  “森林长在城市中”,这是突破环境建设一般范畴的全新模式,它彰显的是青白江人对城市管理的新方式、新途径。  李海 高航  初秋的八月,走进青白江,但见一幢幢粉刷一新的楼房,在葱绿的树林中时隐时现。而一条条整洁的街道,也被鲜花和绿草浓浓地点缀着,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写真油画。  “这是区委、区政府

    [阅读全文]

  • 成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256亿元

    [内容预览]

    | 2010/10/7 10:41:00
    成都商报讯(记者 余文龙)成都市的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56.54亿元,包括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等价值。这是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测算出的。此次评估测算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四川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点观测研究资料进行。

    [阅读全文]

  • 遂宁绿色经济 引来联合国签合作备忘录

    [内容预览]

    | 2010/10/7 10:34:24
      遂宁绿色经济引起联合国关注。国庆节前夕,联合国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与遂宁签订合作备忘录。  该机构表示,将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低碳技术、生态恢复以及区域绿色示范基地创建等诸多方面对遂宁进行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  遂宁市委书记崔保华认为,这是遂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标志,也是遂宁绿色经济走向新阶段的标志。  绿色

    [阅读全文]

  • 四川保护湿地条例开始实施 最高可罚5万元

    [内容预览]

    | 2010/10/3 17:26:5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10月2日报道 昨日,《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在国家尚无湿地保护单行法律和法规的情况下,率先于2010年7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条例》,完善了我省自然保护法规体系,而且使我省的湿地保护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共24条,不仅明确了湿地的定义,同时也明确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确立了湿地保

    [阅读全文]

  • 防若尔盖湿地沙化

    [内容预览]

    | 2010/9/25 9:06:25
    8月2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国际论坛发布,未来10年,我省对“中国西部高原之肾”若尔盖湿地,将分3个区制定保护措施,重点保护其黄河流域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  若尔盖大草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地,目前已知该地为全国最大的泥炭地(矿),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潜在影响。近年来,若尔盖沼泽湿地退化趋势明显,“过去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现在是风吹草低现老鼠。”省环境科学院有关专家介绍,“这些都加剧了若尔盖

    [阅读全文]

  • 解读“无车日”数据 二氧化硫下降七成

    [内容预览]

    | 2010/9/24 22:43:45
    新华社成都9月23日专电(陈志强)内江市环保局23日对外公布,内江“无车日”当天与前一天相比,城市内无车区域的二氧化硫下降76.27%,二氧化氮下降30%。  22日是第4个中国城市“无车日”。内江市在活动日当天除了开展市内公车禁行、自行车游城、公车优先、市民步行等活动外,还专门在城区划出了约5公里的无车区域。  由内江市环保部门在无车区设置3个监测点,采集“无车日”与前一天的环境数据,并向市民公

    [阅读全文]

  • 绿道环保健康生活 “两环两线”当范本

    [内容预览]

    | 2010/9/17 15:27:48
    两环两线  “两环两线”指成都绕城高速、三环路和成都-温江-都江堰快速通道(成青快速通道)两侧,以及城区的滨河路(起于西二环浣花溪公园止于东二环望江楼公园),共约290公里的健康绿道建设。其中,绕城高速两侧约90公里,三环路两侧约40公里,成青快速通道两侧约150公里,滨河路两侧约10公里。  根据成都市“构建健康绿道体系”的工作方案,两年内,所确定的六大类项目将见到成效。其中,两条环形道路(三环

    [阅读全文]

  • 生猪零排放养殖 推进经济、生态平衡发展的好方法

    [内容预览]

    | 2010/9/17 15:12:44
    苍溪县白桥生猪零排放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实行“基地+协会+企业+养殖大户”的运行机制,利用白桥生猪协会的技术优势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利用国家级示范龙头企业鸿宇食品公司的经营优势对养殖大户实行无公害生猪订单生产与收购,利用养殖大户养殖经验进行零排放无公害养殖,在基地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一条生产、经营模式。  强化科技培训  提高养殖大户科学饲养能力  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和

    [阅读全文]

  • 推行低碳栽培技术 促进红阳猕猴桃产业发展

    [内容预览]

    | 2010/9/16 11:31:20
    作为原产地保护的红阳猕猴桃是四川省苍溪县技术人员自主培育的新型优良品种。在2004年武汉“猕联体”会议上被国内专家公推为世界猕猴桃换代首选品种。成立于2003年的苍溪红猕王猕猴桃协会,把强力推行猕猴桃低碳栽培技术作为红阳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常抓不懈,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猕猴桃栽植面积不断攀升,产量逐步增加,产值与效益连创新高的同时,把红阳猕猴桃产品质量从无公害食品提升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协会也

    [阅读全文]

  • 生态区域建设应持续深化

    [内容预览]

    | 2010/9/1 9:43:22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王小玲 成都报道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一行近日就生态区域建设工作来到四川省郫县调研,先后参观了获得四川省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称号的西部花乡、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农科村和环境宜人的今日田园,并听取了郫县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  李干杰指出,郫县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实现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主渠道的建设模式值得其他地方学习。西部花乡实现

    [阅读全文]

  • 成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内容预览]

    | 2010/8/28 23:07:47
    本报讯 (记者 王伶雅)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带队来到青白江区,调研当地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总量减排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传敏参加调研。  在查看了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后,王东洲一行实地调研了青白江区污水处理厂的技改情况、福卡小型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走进青白江区城市生态走廊、凤凰湖生态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一路绿树掩映、鲜花盛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王东洲的肯定。  在随后举行

    [阅读全文]

  • 拯救若尔盖 10年内建立生态功能区

    [内容预览]

    | 2010/8/27 11:16:55
    过去   “风吹草低现牛羊”,是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  现在  “风吹草低现老鼠”,沙化严重威胁成都平原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若尔盖大草原时,这里曾经是“沼泽遍布、水草丛生”,是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如今,这一片土地却沙化严重,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  昨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国际论坛上透露,我省正在出台一系列的保护若尔盖湿地的措施,以防止地进一步沙化。  现状>>> 

    [阅读全文]

  • 寻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内容预览]

    | 2010/8/10 13:48:57
    汉白玉加工车间,水汽把粉尘带到水沟里,然后流入污水处理厂。  ■ 将新闻进行到底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但是,一般来说,在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都较贫困,该如何解决生态保护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发展呢?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是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域、我国传统药用植物的重要基因库,

    [阅读全文]

  • 灾后重建坚持与环保同步

    [内容预览]

    | 2010/8/6 13:58:12
    本报讯 随着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工作的进行,“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灾区重建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绵竹灾区为什么能实现科学重建?这主要归功于绵竹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专门出台做好灾后重建环保工作的意见,让环保和重建同步推进。”绵竹市环保局局长樊晓鹏说。  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在经济恢复的同时做到环保同步推进  “

    [阅读全文]

  • 干热河谷建“绿洲”

    [内容预览]

    | 2010/8/6 9:07:08
      赤水河流域干热、干旱这一独特的河谷气候,是造成赤水河流域一带十年九旱的罪魁祸首。在长期的抗旱斗争当中,从政府到村民,都有一定抗旱经验,而这些抗旱经验,在大旱面前依然显得捉襟见肘。  叙永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抵御干旱,效果最显著的,还是兴修水利。一方面,建蓄水池从时间上调剂雨水分配,另外一方面,则是通过修建水渠,调剂雨水区域分配。  “干旱那段时间,水管里没有水,我

    [阅读全文]

  • 再现千年变迁打造川西农耕湿地公园

    [内容预览]

    | 2010/8/1 10:58:07
    由成都市观鸟会发起,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和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合作开展的《成都平原重要湿地调查》昨日全面展开,调查组对蒲江、邛崃、大邑、崇州、温江、新津等6个区市县以及成都市区的部分湿地进行实地勘察,他们在邛崃市的临济镇发现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冬水田”、“烂坝子”、“下湿田”等自然形态,农耕文化显著,建议将临济湿地打造为“川西农耕文化湿地公园”。   再现成都平原千年变迁  这里的临济湿地特指存在于

    [阅读全文]

  • 温江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大考”

    [内容预览]

    | 2010/7/29 13:58:48
    本报讯(记者 夏丽莎)7月28日记者从成都市温江区获悉,该区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技术评估组的技术评估。5项基本条件、22项建设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态区考核要求,成为西部地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的区县。  27至28日,创建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组专家分组深入基层,对温江区的生态房产、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环境优美乡镇等进行检查,并审核了相关技术资料,组织了暗访及民意调查。  据评估组专家透露

    [阅读全文]

  • 四川采取最有力手段促减排

    [内容预览]

    | 2010/7/23 9:53:02
    四川省政府近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召开全省环保大会,要求全省各部门、各地区抓紧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节能减排实施方案,采取综合措施和最有力手段,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严控“两高”项目  近几年来,四川省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要全面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今年,四川省需再削减

    [阅读全文]

77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