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评点环保文章列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梯次推进污水治理,并对东部和中西部不同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分类提出治理目标。日前,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制订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提出了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最严环保治理,通常理解是指对污染企业的查处要严格按照环保法律的要求进行,不偏不倚。

教育是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通过教育能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最后成为一种行动自觉。这种方式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

考虑系统性、强调综合治理成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一部法律从实施到初见成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当前的环境形势下,治理重污染仍需靠法律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强力推进。

雾霾治理的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如何才能构建雾霾治理长效机制?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减少雾霾,不是环保部门一家之力,而是要靠各级政府、企业,特别是公众的共同努力。

要求政府及管理部门扭转过去针对污染源单一污染物削减为目的的,粗犷型的、简单化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转而实施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科学化、精细化、差别化的管理模式。

一年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为未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节点,环境保护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发生重大变化,国务院要求的规划定位发生重大变化,其承载内容、边界和基本特征也不同以往,具有其特殊性,也具有重大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近日就《规划》的相关内容接受了采访。

今年的夏季暴雨天气对中国长江流域城市的影响尤甚。在一定程度上,这也表明当前的水利工程方法还不足以抵御洪涝灾害。究其原因是因为地方防洪体系崩溃且缺乏有效的流域管理,从而导致洪灾影响被进一步扩大。

我国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二噁英减排的成功经验,我国仍处在二噁英排放总量相当高的阶段,二噁英减排工作仍面临挑战,任务艰巨。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等多个环节。其中,采购环节最为关键,采购产品的环保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的绿色化程度。

“莎莉嘉”、“海马”双台风接踵来袭。我们的城市能否经受住风雨浪潮的考验,是这两天广东市民最关心的话题。

《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地方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中心,城市发展走向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城市的低碳生态化转型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一环。

通过环境规制和标准将市场资金从传统的制造业部门挤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政府部门的环境规制之外,更离不开金融部门和市场的相应支持。

眼下,传统村落掀起了一股整容风,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美化当中,造成浪费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耽误了老村修复的时机、损害了核心价值,继而破坏了其原有的特色及韵味。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而海防林,不仅是装饰海岸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保护海洋的一道看得见的生态红线,更关系着这些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