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人建生态屏障"滤"生产污染
11月1日,在大庆油田西一路、南一路及大庆为老会战建设的创业城等现场,数千名石油员工激战正酣,大规模冬季植树造林活动如火如荼,为百湖大地播植新绿。这是油田近期实施地貌细部整治工程的一个场景,也是大庆油田构建和谐生态型矿区的一个缩影。
10月以来,10多万油田职工投身会战,现已植树100多万株。大庆油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实现年稳产4000万吨的目标,极易与生态环保产生矛盾。然而50年后的今天,走进大庆油田,水碧天蓝,一条条主干路绿意盎然,一个个厂站犹如花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魅力的绿色生态画卷。
近5年来,大庆油田共整治地貌7465公顷,大庆油田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站86座,栽植各类树木267万株,使原来的垃圾场变成了生态园。
油田作业 “绿色环保”贯穿全程
大庆油田现在已经到了石油采出的后期,需要靠注水、靠聚合物和微生物驱油,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大庆就会变成遍地油污的烂泥塘。
目前,大庆油田有油水井6万多口,每年产生含油污水4亿多立方米、废弃泥浆40万立方米、燃烧烟气60多亿立方米,有各类噪声源点4900多个。
油田作业开采全程“绿色环保”,实现清水回注,“污水”配聚;清洁作业,污泥利用。在大庆人的努力下,油田的生态不仅没有被破坏,而且树更茂、草更绿、水更清。
近5年,大庆油田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站86座,完善污水调水管网773公里,实现了长垣主力油田区块之间的污水综合调配,污水回注率由“十五”末的95%提高到现在的100%。目前,大庆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示范区,经过处理的含油污水全部安全回注地下。
油田作业 “绿色环保”贯穿全程。工人修井作业,全部在地上铺上防渗布后进行“绿色”操作。在采油四厂修井作业现场,记者看到,地上不仅有防渗布,不让一滴油污落地,而且有井下作业污水回收装置。员工对溢出到防渗布上的污水用该装置的负压吸入,经加热、沉砂分离后,由输出泵直接打入集油管线,实现清洁化作业。该装置目前在全油田推广,一年回收原油约3万吨。
在采油一厂北一含油污泥处理厂,经过加水、加药、搅拌、澄清,实现了油水泥分层,净化油外输,净化水循环使用,污泥处理后达到了黑龙江省标准,用于铺路和铺垫井场,对含油污泥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同时,大庆油田减排降噪,精心描绘“碧水蓝天”。改造加热装置燃烧器和供气工艺,改造锅炉的燃料供给系统、排烟系统,工业锅炉和加热炉全部使用清洁燃料,烟气达标排放率100%。对98座值班室和油水泵房进行了隔声降噪处理,对场站的注水泵房、输油泵房等重点发声源采取安装隔音门窗、吸声屏等措施,阻断了声音的扩散和传播。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