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渔村初现生态魅力
据了解,为了确保不再出现脏乱现象,荣七村常年聘请了清洁工清扫各主街道,每天定时收集垃圾,实行庭院门前三包,并把垃圾送到集中点堆放。村里修建了垃圾集中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滋生细菌污染环境、水源问题;畜禽一律实行圈养,为此,村里统一修建了圈养场、沼气池,全村耕牛住进了“公寓”,既避免了血吸虫通过粪便进行交叉感染,还能产生洁净的生物能。同时,村里的学校还实行了志愿者义务劳动,每周六全校学生都会在全村捡垃圾,这些学生同时还是环保义务宣传员。
“山青水秀,渔俗独特,是个发展生态旅游的好地方。”前不久,联合国有关官员到荣七村来考察民俗,对其良好生态赞不绝口。
生态好了,游客来了
鄱阳县通过建设生态渔村保持原生态魅力,吸引了大批的都市游客。在渔村,旅游者乘船来到渔村和渔民一道参与各项捕鱼活动,中午在渔民船上享受渔家宴,品尝渔民自己养殖的螃蟹、龙虾、青虾和湖区野菜等,尽情享受湖内风光和渔家风俗。
发展渔村生态旅游,最得益的是当地渔民。莲湖乡生态渔村后堡村民李中月说,这段时间,0.2公斤以上的大闸蟹最高价卖到50元/只。内青村的村支书占林来说,以前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太差,村民到自己对面山上的菜地摘菜也得花上一个多小时,所以村民们都不愿在内青生活,近三十年来,已有六七十户村民搬到别处去居住了。如今,随着生态渔村建设的推进,很多村民又要求回村入住,可是他们没有料到现在内青的宅基地10万元都买不到一亩。面对鄱阳湖渔资源的锐减,该村还组织70多位渔民成立了渔民专业捕捞合作社,到安徽、湖南、河北等地进行专业捕捞,他们每年在捕捞期间,人均月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
据鄱阳县旅游部门统计,仅今年6月初至今,该县50个生态渔村、鄱阳湖湿地公园、礼公脑风景区、白沙洲候鸟保护区等旅游景点就接待游客3.2万人次。生态渔村不仅让这个县的生态旅游业旺起来了,同时也拉动了沿湖乡镇的餐饮、旅馆和农副产品销售等行业,3月初至今全县已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路向何方? 南沙污水处理有望年内覆盖 塘沽两个污水处理项目启动 深圳专项检查堵漏洞查问题 海口水系治理死水迷题:污水处理跟不上步伐 用绿色工艺处理污水 又黑又臭十几年 广州大棉涌顽疾何时才能痊愈? 管理创新 辽河变样 江西加大处罚力度 重点行业企业一个不放过 太湖治污工程“打包出售” 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央将把九百亿元投向水治理 另一道风景 解读匈牙利污水处理现状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