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降解”是塑料的出路吗
[内容预览]
| 2006/5/16 8:41:00可降解塑料,很时髦,如今包装物用了可降解塑料,就可以戴上绿色帽子,贴上环保标签。因为,可降解可以避免“白色污染”。 果真如此吗?回顾我国“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历史,有助于我们审视今天对待“白色污染”的态度。 石油化工的发展,使聚烯烃类塑料成为廉价的材料。大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地膜被推广到我国农村,庄稼育苗、保温和保墒,摆脱了气候和季节的制约,增产明显。遗憾的是,地膜用过后破碎,就不能再用[阅读全文]
-
娱乐“无极”,环保“有德”
[内容预览]
| 2006/5/11 8:24:24前些日子,有个朋友给我发了个短信,让我回答:电影《无极》与立志成名的漂亮女人之间有何种共性?我思忖再三,不确定地回复:都美若天仙?却被友人讥笑为迂腐,正确答案是:“新闻不断”。现在看来,这个答案也非最佳,“不良绯闻缠身”恐怕比较贴切。从“馒头血案”引发的网民大讨论,到现在的环境破坏质疑,我猜想,下一个“电影百年”要着重回顾的,可能不仅仅是对《无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探讨,有关公益的、环保的、以至伦[阅读全文]
-
别让白色垃圾危害千年
[内容预览]
| 2006/5/10 16:55:14我们现今普遍使用的塑料袋,一般都由石油或天然气生产的各种聚合物制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普通塑料袋从作为垃圾袋开始而风行,现在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物品之一。每年人们要使用几万亿只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绝大多数被送进垃圾填埋场,而被填埋的塑料袋要经过1000年才能够分解。 那些被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袋经常会随风飘荡,四处飞散,如果被鸟类或海洋动物误咽,还可能会导致它们因此丧命。 “天然”[阅读全文]
-
环保出路在于启动“三驾马车”
[内容预览]
| 2006/5/9 8:02:372006年4月20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必须将环保提到与GDP同等重要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要实行环保问责制。他开出的药方是必须改变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疲软”状态,加强环境执法,将环保资金列入财政支出,在人事方面,环保工作人员应实行垂直管理。 这使得笔者想起呼喊多年的司法独立:也是要树立司法独立的理念,也是要将预算由中央财政支出,也是获得独立的人事任免权,但[阅读全文]
-
天路之旅:能否让环保“笨鸟先飞”
[内容预览]
| 2006/5/9 8:01:07青藏铁路开通在即,“坐着火车游青藏”的天路之旅已被热炒。截至目前,即将首趟开通的北京至拉萨等6条客运专线的车票已预订满员。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廖礼生介绍,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后,预计西藏每天新增游客3000到4000人,途经青海进藏的游客数量将增加约80万人次。(《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5日) 青藏铁路终于开通了,将会有更多游客饱览美景,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此举可能对环境造成[阅读全文]
-
刘晓光:生态治理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
[内容预览]
| 2006/5/8 8:51:25本报记者章轲发自北京 作为中国首家以企业家为主体的NGO(非政府组织)公益机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两年来,集中全力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环保问题进行了持续的投入。 在首创集团总经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刘晓光看来,这是一个艰难而有意义的事业,生态治理是一项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日前,刘晓光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你们对阿拉善生态恢复的信心[阅读全文]
-
燕赵都市报:如何消除"绿化泡沫"中的政府失灵
[内容预览]
| 2006/5/8 8:47:14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表示,现在有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高价购买大树古树,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保证不了成活率,造成巨额的资金和生态浪费。要坚决制止这种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做法。(《北京娱乐信报》5月7日) 仇保兴指出了一个基本为人熟知的事实———城市绿化异化为财政投入的无底洞,而巨大的投入并未换来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仇保兴并没有给出解决答案———既然制造“绿化泡沫”的是[阅读全文]
-
城市生态不能牺牲农村生态 高价建绿实是高价毁绿
[内容预览]
| 2006/5/8 8:37:01●大树进城,对于城市和农村都意味着极大的生态风险 ●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批评说,现在有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高价购买大树古树,保证不了成活率,造成巨额的资金和生态浪费。要坚决制止这种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做法。 仇保兴的批评,切中时弊。这几年,不少地方,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在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的口号下[阅读全文]
-
“高价建绿”:公共服务应遵循市场逻辑
[内容预览]
| 2006/5/8 8:28:12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表示,有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高价购买大树古树,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保证不了成活率,造成巨额的资金和生态浪费,要坚决制止这种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做法。坚持只用对的、不用贵的,多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要用最少的钱,建更多的绿。 诚如其所言,当下,“满城尽是大王椰、参天大树皆移民”已成为诸多大城市[阅读全文]
-
节约资源是当务之急
[内容预览]
| 2006/5/5 22:24:50新华社记者刘铮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反对铺张浪费,力求勤俭节约。 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破解资源瓶颈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贫乏。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阅读全文]
-
环境执法能力关乎中国环保前景
[内容预览]
| 2006/5/3 8:29:55据新华社5月2日电,国家环保总局将增设西北、西南、东北3个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加上已有的华东、华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在五大区域均设置区域督察中心,进一步增强环境执法能力。 众所周知,目前基层环境执法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基层环保部门的经费、人事任免都制肘于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捧,使得环境违法企业有恃无恐。 这种情况下,环保总局加快跨区域的环保督察中心建设,将有[阅读全文]
-
环保于中国,更为重要
[内容预览]
| 2006/4/30 8:39:21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环保工作“三个转变”(4月18日《新华网》)。 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环保工作的“三个转变”,把环境保护放在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落实[阅读全文]
-
谁来拯救嵩山?
[内容预览]
| 2006/4/29 0:30:28谁来拯救嵩山? 李玉生 中国旅游报记者张明灿 嵩山,位于五岳之中,是中国最有名气的名山,不仅风景好,也是历代皇帝祭天封禅的地方,更是传说中神仙聚会对话的洞天福地。古人云: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故帝王以山岳之主,其统治于中;圣贤发山岳之详,其道通于中。嵩山雄居中土,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一个中字,使以嵩山为标志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制高点。嵩山东临七代京都开封,西接九[阅读全文]
-
新华时评:生态忧患意识不要随沙尘起伏
[内容预览]
| 2006/4/28 18:57:56新华网兰州4月28日电题:生态忧患意识不要随沙尘起伏 新华社记者宋常青 春天渐行渐远,沙尘天气暂时离去,长时间遭受沙尘袭扰的人们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然而,我们的心情不应因此而彻底放松,漫天沙尘一夜间覆盖北京城的景象、我国北方地区长时间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都在提醒我们增强生态忧患意识,更加努力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近年来,沙尘暴等影响范围大[阅读全文]
-
环保如何不欠新账还旧账?
[内容预览]
| 2006/4/27 19:52:2725年来,每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都能超额完成,惟独环保指标大打折扣。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们不禁要问——环保如何不欠新账还旧账? 今后五年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阅读全文]
-
访谈实录:绿色和平刘兵谈拯救天堂雨林
[内容预览]
| 2006/4/27 19:41:30此次访谈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卫星信号问题,没有能如愿联系到前方的志愿者刘芳,不过我们会在刘芳回到祖国的时候把她邀请到网易探索频道嘉宾访谈室,跟大家共同分享在天堂雨林的生活工作感受。主持人:各位网易的网友大家好,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因为我们现场我们是“绿色和平北京天堂雨林的拯救站”,我们进行了一下连线调试,我们今天的嘉宾是来自“绿色和平”的刘兵,待会还会有“天堂雨林”的刘芳。我们先请刘兵跟大家打一下[阅读全文]
-
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
[内容预览]
| 2006/4/26 8:36:462006年4月17—18日,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总结“十五”期间的环保工作,部署今后五年环保任务的一次重要会议。如何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这次大会上提出关[阅读全文]
-
筑法律之盾抵御外来物种入侵
[内容预览]
| 2006/4/25 8:42:44见习记者 吴怡 本网记者 袁成本 一 地处山东省最东部的威海,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夏天,凉风习习,气候怡人。然而,当地的一群农村大妈却向记者诉起“苦”来———近年来,一到夏天,当地就出现一种体形稍小、腿上有白色斑点的蚊子,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物种,他们称之为“花蚊子”。与当地“土著”不同的是,它们大白天就出来咬人,并且毒性也格外大,被咬后瘙痒难耐,一挠身上就起疙瘩。听说,它是通[阅读全文]
-
第37个“世界地球日”:话汕头矿产资源及管理
[内容预览]
| 2006/4/22 15:41:09今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却使地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基本国情,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强音。 在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资源贫乏的严重挑战,为此,我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断加[阅读全文]
-
京城昨夜扬沙 环保局:近半重点城市污染加重(图)
[内容预览]
| 2006/4/22 8:56:58制图/赵斌 空气质量昨夜起再次重污染,气象部门表示此次沙尘天气弱于17日 受边境地区沙尘暴影响,北京又将暂别“蓝天”。昨天下午,北京市环保局发出通告,一股来自中蒙边境的强沙尘暴向东南方向移动,昨天傍晚前后先以浮尘,后以扬沙形式影响北京。 昨天上午,蒙古国中部和我国内蒙古中东部再起大范围沙尘暴,下午沙尘暴区域扩大,强度增强。被强风卷到高空的沙尘随西北气流向北京袭来,于昨天前半夜袭扰京城,[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