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节能:谨防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恶性循环

    [内容预览]

    | 2006/8/22 8:52:50
    日前,有媒体披露:“中国家纺第一镇——浙江海宁许村镇”的数十家企业公然抵制政府专门为工业园区制定的降低能耗并控制污染的规划,甚至扬言:不执行规划,无非是多消耗点能源、多增加点污染,对企业没什么影响。令人担忧的是一个如此缺失社会责任感、目光如鼠、只顾眼前蝇头小利的企业,今后还能凭借什么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一边是14家中央企业的总经理与国家发改委签订节

    [阅读全文]

  • 北青时评:别让错误的政绩观祸害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06/8/21 8:47:28
    “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条环保的硬指标: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然而,最新统计数据却清楚地表明: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日前在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形势时说,责任书不落实就是“空头支票”,最痛心的是无效劳动。  环保需求和GDP发展速度之间的博弈,近年来在各地广泛地发生着。在原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地方政府的GDP冲动始终非

    [阅读全文]

  • 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水城共生 良性循环

    [内容预览]

    | 2006/8/20 16:12:08
    本报8月20日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整治城市水环境,重现碧水绕城的目标是各地共同的追求,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扬州市通过治水理念的“三个转变”,统筹兼顾了水循环延续、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建设,营造了“水城共生”的独特城市景观,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从单项治理向水环境综合整治转变。综合考虑水生态、水景观、给排水、污水处理、防汛排涝和文

    [阅读全文]

  • 体制缺失掣肘中国环保产业发展

    [内容预览]

    | 2006/8/19 0:16:48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白瀛 顾瑞珍 吴晶晶)2000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创业的张先生曾意气风发地想办一家全国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司,许多地方政府舍不得花成百上千万元建个污水处理厂,而是想要马上投资马上就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于是他转向企业污水处理,却发现很多企业宁愿被罚款,也不愿建污水处理设备。   “这种现象很畸形,企业根本不担心污染,这在国外是无法理解的,归根结底,是我国的环保法制不健全。”张

    [阅读全文]

  • 旅游资源开发不可杀鸡取卵 台湾学者批评周庄

    [内容预览]

    | 2006/8/17 14:16:55
    由省社科联等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上午在宁开幕,两岸80多位学者专家就加强两岸学术界、文化界的对话,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热烈交流。台湾佛光大学创校校长龚鹏程针对目前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一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和批评。  多处“世遗”被亮黄牌  据介绍,中国大陆目前是“世界遗产”最多之地。一旦“申遗”成功,立刻身价百倍,变成观光热点,却也成了地方上的摇钱树。龚鹏程认为,如

    [阅读全文]

  • 仇保兴:世界水大会将带给我们什么

    [内容预览]

    | 2006/8/14 10:01:04
    9月10日,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大会执行主席、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接受了经济日报专访。  记者:对读者而言,世界水大会目前还是个新鲜而陌生的名词,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大会。  仇保兴:世界水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前四届分别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世界水大会由国际水协组织和发起,由于国际水协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及前四届会议的精心组织和培育,大会现已成为国际上最

    [阅读全文]

  • “绿色中国”离我们还有多远?

    [内容预览]

    | 2006/8/9 21:47:01
    本报记者 易蓉蓉 通讯员 李龑    “我们缺少一个科学地把‘十一五’节能目标分解下去的方法论。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消费和生产发展内容,缺乏分析和具体的描述。现在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机构,可以很好地描述出中国要建设的节约型社会的消费和生产发展的内涵,我们缺少一个很清晰的图画。”     “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双重驱动力:一方面,经济增长对能

    [阅读全文]

  • 去西藏玩 别买野生动物纪念品

    [内容预览]

    | 2006/7/21 7:46:21
    “到西藏去,不要购买野生动物纪念品。”吕植说,“我们建议所有游客都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和饰品,特别是虎、豹、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的皮毛、头骨、角等。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野生动物无论已经濒危的或数量较多的,都不应被随意猎杀。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仅要靠当地人努力,也要靠所有进藏的游客共同保护。”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是保护国际中国项目代表,不要购买野生动物纪念品是她给进藏旅游的游客最重要的建议

    [阅读全文]

  • 碧利斯肆虐的生态警示

    [内容预览]

    | 2006/7/19 0:00:51
    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湖南、广东、福建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一些地方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截至17日15时,共造成两千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164人死亡,140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220万人。     在刚过去不久的5月28日到6月8日,福建省还经历了两场特大 暴雨洪灾,受灾人口达到304万,经济损失达43.1亿元。6月26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阅读全文]

  • 举手之劳,就能保护环境

    [内容预览]

    | 2006/7/16 18:19:57
    保护环境可以是个很大的工程,也可以是举手之劳。  用完的废旧电池收好,什么时候看到有专门收的地方再扔。    一节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万升水;旧电池渗出的重金属物质会通过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和农作物。人一旦吃了鱼类和农作物后,重金属便会随之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去食堂吃饭时带一个勺子,干净、环保。每顿饭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一年要用多少?仅北京一地,每

    [阅读全文]

  • 修修补补解决不了环境问题

    [内容预览]

    | 2006/7/16 18:16:14
       访谈动机  和几个朋友小聚,一人不经意说:“你们(指本报)怎么老是报道环保?”这句话让我深思良久。以单纯“新闻”的眼光,对环保的报道量加大,似乎正在呈现一种“视觉疲劳”。可是,放在中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的大背景下,对环保的长期关注将成为媒体的必然。去年6月,“圆明园事件”发生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中国的环保问题;一年之后,中国的环保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新

    [阅读全文]

  • 水博:当公益诉讼被滥用 究竟损害了谁?

    [内容预览]

    | 2006/7/14 9:20:04
    所谓公益诉讼,是指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在我国,目前只有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属公益诉讼。  公民通过民事或者行政诉讼直接对侵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直接追究其违法责任,在我国司法界却是一个新话题。  公益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一般诉讼要求起诉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

    [阅读全文]

  • 新京报: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化精神”

    [内容预览]

    | 2006/7/14 9:13:44
    “某市设计了一个超出大巴黎6倍、大伦敦5倍的超大城市,规划范围涉及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1/140,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某贫困县新政府办公楼,面积估计达5万平方米。该县国土局大楼就有几千平米……”日前,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向媒体直陈我国一些地方城市化运动中的“大跃进”隐忧,认为城市化脱离了“循序渐进”原则。 (7月13日《南方周末》)  有数据表明,从20%发展到40%的

    [阅读全文]

  • 污染企业“西进下乡”现象值得重视

    [内容预览]

    | 2006/7/12 8:46:44
    据《乡镇论坛》2006年4月下半月刊载,说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一个农民,名叫章志标。他当地农民一起扳倒了1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有人说他是刁民,有人说他是坚强的“环保卫士”,某企业的老板欲送几十万元收买他,他说:“我不要钱,我要命!”(范亚湘、许参杨文《湖南农民扳倒13家污染企业》)。我被文中那位不顾生命危险也要扳倒污染企业的汉子感动,以章志标为代表的那些为守卫自己家园而抗争的农民们真是让人敬佩

    [阅读全文]

  • 从青藏线环保说到生态建设永续机制

    [内容预览]

    | 2006/7/10 9:49:11
    将环保指标列入青藏线的建设之中,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一处处微小的关照,却毫无疑问连着我们国家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计国策,连着一个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重要话题:环保与生态。而这,又恰恰连着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地球村”的“公民”的切身利益!这是一个由人类和自然社会发展史揭示了的真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是人类健康永续发展的必然抉择。  青藏线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环保尝试和生态努力

    [阅读全文]

  •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06/6/27 16:06:00
    国际在线消息: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即将全线开通,这条横卧在“世界屋脊”上的铁路线从建设的酝酿期开始就备受关注,这其中除了极高的设计和施工难度外,最大的挑战来自青藏高原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那么,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地质和气候难题,建设者们又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难题的?     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出发,向北400多公里,有一片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湖

    [阅读全文]

  • 当藏羚羊看见火车铁路如何与自然共处

    [内容预览]

    | 2006/6/27 8:52:29
    长久以来,青藏高原的存在意味着对人类大规模活动的拒绝,距离格尔木市70公里的雪水河,看来是这片高原“对抗”青藏铁路的铺设的前哨。   在工程上,这条河流以含沙量大、阻水艰难著称。不过在5月4日,中铁四局的一位施工队长,乔伟,已经成为了它的征服者。他带领工人们在这海拔3260米的河边修筑了桥梁的防滑桩,让曾经桀骜不驯的河水低匍在他们的脚下。  这天我们从格尔木出发,去拉萨。青藏铁路就在路上。现在的悬

    [阅读全文]

  • 生态公路和谐之路

    [内容预览]

    | 2006/6/22 14:25:04
     “生态”一词希腊文为“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人类生态学把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从传统的动植物领域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生态城市、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即是生态学原理在规划建筑领域的应用。“生态公路”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就是“生态”概念的发展与深化,用来描述一种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传统的公路只强调公路运输的服务能力、质量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益,而生态公路则

    [阅读全文]

  • 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内容预览]

    | 2006/6/22 14:14:35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国风集团公司董事长郑忠勋最近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木塑产品,让他引以自豪的也是木塑产品。因为他们获得了国家7项有关木塑产品的专利,其中一项为木塑新材料发明专利。“这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你说能不高兴吗?”郑忠勋笑问记者。  作为安徽国风集团公司的掌门人,郑忠勋带领属下历经20年的艰苦创业,把一个资产仅2万元的小厂发展成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总资产54.5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无不与技术

    [阅读全文]

  • 校园用餐杜绝一次性餐具

    [内容预览]

    | 2006/6/21 13:07:12
    晚报讯 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从源头上减少餐厨垃圾;细化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置办法。昨天,本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餐厨垃圾管理的通知,确保市民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卫生。  餐厨垃圾主要包括食堂、餐厅等餐饮服务、加工食品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两大类,是危害生态环境的源头之一。通知要求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倡文明餐饮,反对铺张浪费,开展节粮惜粮活动,减少毛菜垃圾,杜

    [阅读全文]

256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