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专家:新环保法出台公益诉讼会增加不会大量涌现

    [内容预览]

    | 2014/4/30 10:21:01
    距离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表决通过已经过去了数天,但社会公众对这部新法的关注度持续增加。“按日罚款上不封顶”、环境公益诉讼、大气污染治理,不少新内容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但是,人们对新环保法的很多规定乃至实施时间仍有诸多疑问。对此,记者采访了立法机关相关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学者,力求作出更为准确的解释。  按日计罚真的“上不封顶”?  新修订的环保法通过后,不少媒体把按日计罚“上不封顶”作为新法

    [阅读全文]

  • 环境法学家常纪文:把好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好

    [内容预览]

    | 2014/4/30 9:45:25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原则,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健全了环境保护的力量架构,有利于政府、企业、社会达成新的角色平衡,形成新的法律秩序。  这次修改有很大的进步,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环境保护法》之一,但是其效果值得观察。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阅读全文]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向环境污染宣战需标本兼治

    [内容预览]

    | 2014/4/29 9:24:33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在审议报告和法律草案时表示,《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报告》与环保法草案是相互呼应的,节能减排必须和污染治理相结合。推进污染治理要标本兼治,既要通过立法,构建多元共治的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制衡机制,更要向粗放的发展方式宣战,大力调整

    [阅读全文]

  • 何传启:新型城镇化 人去哪里

    [内容预览]

    | 2014/4/28 10:32:1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哪里有好工作,哪里有好生活,就到哪里去;哪里有好机会,哪里有好环境,就到哪里去,除非另有原因。当然,选择是双向的。选择你的工作和生活,是你的天赋权利;你可以留恋乡村,可以留恋城市,但你要为你的选择承担相应的成本和风险。这是社会选择的基本逻辑。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关于中国城镇化模式问题再度引起关注。中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副部长谈新环保法: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

    [内容预览]

    | 2014/4/28 10:12:34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4月24日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27日,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环保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纳了各方面共识,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它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创新的新方向。  潘岳表示,新修订的《环保法》在以下三个重要领域内都有所突破:  突破一:推动建立符合环境承载

    [阅读全文]

  • 专家:环保法修订案是环境立法史上又一里程碑

    [内容预览]

    | 2014/4/25 21:40:54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宣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思想,实现了从“政策法”到“实施法”的转变,是中国环境立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修法的立法规划历经了“八届全国人大”到“十二届全国人大”的20多年之后,在立法总目标三年间从“有限修改”转变为“全面充实”之后,4月24日,《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终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之后得以通过。  如果说1979年的《

    [阅读全文]

  • 孔祥斌: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生态极限

    [内容预览]

    | 2014/4/16 17:18:53
      虽然地处我国粮食主产区-——河北平原,马智敏的9亩农田却几乎收获不了粮食。 “之前试着种过小麦和玉米,长得都很差,现在只能改种耐旱耐盐的棉花。”这位居住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安陵镇刘家阁村的农妇说。早在她20多年前嫁过来,这片历史上的沃土就已经严重缺水,耕地质量严重下降。 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孔祥斌看来,刘家阁村只是“中国耕地资源质量

    [阅读全文]

  • 秦大河:如果继续排放温室气体全球GDP损失将达2%

    [内容预览]

    | 2014/4/11 8:51:08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蒋琪)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鳌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在“不应忽略的气候变化”论坛上表示,气候变化是真的,是活生生的,是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已经出现了。如果我们继续排放温室气体,那么我们全地球的GDP产量的损失将要达到0.2%到2%,这是非常巨大的数额。秦大河表示,气候变化是真的,是活生生的,是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已经出现了的。大家自1

    [阅读全文]

  • 专家建议应把环境权写入《环境保护法》

    [内容预览]

    | 2014/4/2 10:31:24
    环境权未必能写入宪法,但在环境权须入《环境保护法》的问题上,专业领域和社会公众的呼声却很一致。应该把环境权以适当方式写入《环境保护法》。  现行法律无法解决区域大气污染、流域水体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区域生态建设、区域生态补偿和区域环境损害救济问题,《环境保护法》修订应直面区域环境问题。  现行《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底通过实施,现在正在修订。总的来看,该法侧重于企业的个体管制,而目前大气污染和水

    [阅读全文]

  • 生态系统要“休养生息”

    [内容预览]

    | 2014/3/25 12:33:24
    全国两会已经圆满闭幕,我们对生态文明的思考仍在途中。  与两会代表委员从法治和制度创新入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互动,我们对生态系统的“休养生息”发出强烈呼吁。  正如专家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历史上的“休养生息”,主要是指通过“轻徭薄赋”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同时恢复经济和人口再生产能力,从而促进农业恢复、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将“休养生息”移植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追求

    [阅读全文]

  • 张国宝:汽车尾气和燃煤都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因素

    [内容预览]

    | 2014/3/24 14:06:57
    3月22日-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京举行。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论坛上表示,对于雾霾产生的原因,专家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搞汽车的说不是尾气造成的,不是主要罪魁祸首,搞煤炭的说煤炭可以清洁燃烧,也不是罪魁祸首,大家开玩笑说,那就是老百姓做饭成了罪魁祸首了。这个没有必要讨论,显然汽车的尾气和燃煤都是造成雾霾重要的因素。  张国宝表示,雾霾的治理是近年国际社会和中国老

    [阅读全文]

  • 专家:温室效应使全球风速减小

    [内容预览]

    | 2014/3/20 11:10:42
    眼下,刮风似乎成了“治疗”雾霾的唯一速效药。有人指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得北京的沙尘暴大大减少,那么是否同时也阻挡了北京的来风,让雾霾难以扩散呢?还有被风吹走的雾霾去哪儿啦?中国人真的还要忍受30年雾霾气候吗?《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几位专家,听听他们怎样说。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广玉    朱艳

    [阅读全文]

  • 中国人还要忍受多少年雾霾?

    [内容预览]

    | 2014/3/20 10:52:12
       空气和水,这些我们祖祖辈辈无限信任的物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危机四伏了。而让这些人类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变得不再安全,仅仅用了短短的100年。这100年,正是科技成果全面重塑人类生活的100年。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正如欧洲环境署的一份报告中所说:“条块分隔的科学,无论多么博大精深,都不足以成为预测或缓解这种复杂系统影响的基础学问……”环境问题

    [阅读全文]

  • 专家解读建筑防霾:可行但缺标准

    [内容预览]

    | 2014/3/20 8:47:52
    本报记者 彭科峰 回放: 日前,上海《新闻晨报》报道称:上海部分新建住宅正在试水“新风热回收+空气净化+置换送风”的抗霾组合系统。室外空气在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的情况下,该空气净化系统在1小时内可将室内PM2.5浓度降至一半,且每天只多用两三度电。在上海嘉定南翔的三湘森林海尚小区,科技人员介绍说,该系统能把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去除PM2.5颗粒,把含有负离子的新鲜空气由风

    [阅读全文]

  • 金鉴明院士:生态红线划定应因地制宜

    [内容预览]

    | 2014/3/19 11:25:42
    金鉴明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不久前,环保部发布《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成为我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纲领性技术指导文件。 “它标志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进入整体推进阶段。”环境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红线的划定意义重大,对我国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物资

    [阅读全文]

  • 新型城镇化布局生态空间

    [内容预览]

    | 2014/3/18 10:32:47
    日前正式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毫无疑问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在3万多字的《规划》中有这样引人注目的一条,“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何谓城市生态空间?简单来说,城市生态空间

    [阅读全文]

  • 新城镇化规划落户政策:特大城市可“积分制”入户

    [内容预览]

    | 2014/3/17 11:30:10
    我国的3大城市病1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2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

    [阅读全文]

  • 城镇化规划解读:公共服务投入至少增10万亿

    [内容预览]

    | 2014/3/17 11:27:41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促进城市紧凑发展全面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目标1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

    [阅读全文]

  • “花园城市”不等于生态城市

    [内容预览]

    | 2014/3/14 8:43:15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创建生态城市。”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委员说,“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王玉锁委员认为,首先是对生态城市内涵的认识狭窄,生态最重要的特点是“循环”,注重社会、经济与自然的良性生态循环,不能简单地把“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其次是各城市公共设施的

    [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要有“红线”

    [内容预览]

    | 2014/3/14 8:40:37
    本报记者 高杨   “土地、水、空气等资源很珍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还任重道远。”为了破解难题,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代表带了四项涉及生态问题的议案建议上会,其中各有两项针对农村和城市。他基于国土生态空间提出“生态红线”的概念,认为这条红线和耕地红线一样重要。“耕地红线是数量线,生态红线是兼有数量和空间概念,生态红线的提出并付诸行动,是为了保护公众生存的基本底线。”他说。   对于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