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评点环保文章列表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讯 记者王京报道:今天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清华大学已承接圆明园整治工程的环评工作。目前,清华大学已经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成立环评工作组,将在环保总局限定的时间内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据介……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讯 记者王京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表示,现在严峻的环境形势迫切要求对现行的环保法规做出较大的修改与完善。 潘岳指出,在查处圆明园整治工程违法过程中暴露出《环评法》在执行中……

一、绿色水利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发世人的普遍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确实不容乐观,“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判断依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符合中国的实际。引起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水是重要的因素之……

本届《财富》全球论坛的一个重要话题是能源问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世界财富增长是什么样的关系?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知名能源问题专家、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 张博庭说,这几年,原油价格涨幅过快。2003年,平均每桶……

冬季(上图)和春季(下图)的月牙泉。记者 韩传号摄 新华网兰州5月16日电 甘肃敦煌,因境内的莫高窟、月牙泉等闻名海内外;甘肃民勤,却是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灾难为世人所知。 风沙肆虐的季节,记者在河西走廊东端的民勤和西端的敦煌听到同一种“喊……

处于两难的环保总局:不指定环评机构,似无人敢出头承担环评;强行指定环评机构,目前又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上的依据。环保总局虽已给圆明园管理处下了提交环评报告的“最后通牒”,却无奈依旧—— -有关单位不敢承担圆明园环评责任,环保总……

中国在本世纪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在保障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虽然目前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甚至只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但是在总量上已经是一……

据新华社南昌5月12日电 “一诺千金”,是中国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给联合国官员留下的深刻印象。在5月10日至12日于江西省南昌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官员、联合国国家……

许冀泉研究员说膨润土可化解难题 圆明园湖底防渗问题将有望得到科学解决。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许冀泉今天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采用膨润土膜可以达到既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而又有效保护古建遗址的双重功效。 前一时期,圆明园防渗成为了社会……

郁郁葱葱的桉树林(本网记者 吉羽 摄) 人民网海南视窗5月12日讯(谢耀坚·南方国家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供本网专稿) (注:作者系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本文作为学术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 ……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中国的水乡在哪?大多数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江南。但在经过数十年科考和研究后,科学家提出了新说:在中国,仍然保持天然本色的“水乡”是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 青藏高原……

三峡工程既是一项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又是一项可以改善日益变坏的长江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认为: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利……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孙自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二十八日下午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警告说,分析一下当前的环境形势,中国的环境保护进展虽然明显,但问题很突出,形势不容乐观。 他用一组触……

不久前,山西省古交市一步岩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由于群众发现及时,各部门处理得当,所幸没有酿成不良后果。 氯气泄漏事故——— 频繁发生损失惨重 今年氯气泄漏事故的频次多得令人难以置信。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发生特大液氯泄漏事故,致……

自上月28日,圆明园防渗事件被媒体披露以来,时间已近一月。一月长于百年。积压了145年的愤怒,孕育了145年的觉悟,成长了145年的责任,在公元2005年冰消雪融、乍暖还寒的春天里,竞相绽放:专家们奔走呼吁、投书献言,普通民……

近日,能源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财政部正在研讨开征“生态税”,年内相关草案将出台。这表明,以开征“生态税”为核心内容,利用财税杠杆来强力推动新一轮绿色环保革命的思路,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4月23日《21世纪……

●由国家牵头制订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 ●循环经济必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 ●环境民事讼诉必须破解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 制订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循环经济应该本着市场公平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

4月21日《新京报》报道,11名专家4月20日公开表示支持圆明园防渗工程,他们各自从专业角度论证了该工程的合理性。 一种观点认为,“任何反对防渗做法和主张拆掉防渗层并要求维持圆明园历史面貌的人,实际忘记了北京水情面临危机的现实”。该专家所……

美国,别拿环保“作秀”据新华社洛杉矶4月20日电又一个地球日来临之际,美国各地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尽管有这些热闹的行动,观察家们却仍感到忧心:美国人对保护环境没有实际行动。美国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

圆明园防渗膜隔离的实际上不是水,而是生态活力,拆除物理上隔离水与土地的防渗膜容易,但拆除思想上隔离人与自然联系的膜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圆明园最缺的不是水,而是有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技术的人!”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