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污染防治文章列表

华盛顿讯:最近有报道称,许多饮用水工厂设法掩盖铅污染问题,而且未能解决问题。 媒体对3000家最大的工厂中的65家进行了检查,发现诸如纽约州的费城……

2004年12月28日下午,一大片不明来源的油污漂浮在琼北紧邻海口近岸的海面上。油污不仅给渔民造成了损失,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油污带延续20多海里,海口港、马村港、海口西海岸、澄迈马村太阳湾等地都受到侵袭,部分地区发生死鱼事件。……

2005新年上班第一天,山东省省长韩寓群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第一个议题就是听取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省辖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工作措施意见”的汇报,研究部署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加……

“每年至少有一只麋鹿因为误食塑料制品而死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条海中鱼类因为吃了塑料袋而一命呜呼。但到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塑料回收处理制度出台。”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无不痛心地说。 郭耕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准备的提案……

近年来,梅州市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和城乡爱国卫生运动,使城市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黄塘河流经梅城河段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仍比较突出,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与梅州市实施“生态梅州”战略以及“创卫”、“创优”不相合拍。 垃圾:“头号……

记者近日获悉,2004年广州珠江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仅污水处理能力去年就增加86万吨,约占整个珠三角新增加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八成。 据了解,200……

本报讯(实习生方媛记者王志强)本报昨天报道了银河水变黑一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对河水调查取样,检测后发现,这里的水质几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但河水为何呈黑色,目前还……

(新闻周报2005年1月4日报道) “水咋样?” “和前些天一样,又黑又臭。” “前几天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时水不是好的吗?”……

当前,我国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排名世界第一,过度使……

新华网西宁1月3日电 (记者 嘎玛 钱荣) 青海湖正变得越来越“瘦”,近25年来,水位以每年8厘米至10厘米的速度下降,青海湖湖面已萎缩近150平方公里。 记者近日在青海湖采访时看到,由于湖面萎缩,湖水下降,青海湖岸边裸露……

东北网1月2日电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局获悉,一度污染严重的著名旅游胜地———镜泊湖,通过近三年的治理,湖水水质大幅好转,达到10年来最好水平。 2001年,牡丹江……

“到良凤江的植物王国里洗洗被城市污染的肺。”这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南宁市良凤江森林公园的一句广告词。但现在,良凤江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令众多到此游玩的游客痛心不已。是谁导致良凤江变成“丑”的呢? 美景成了臭水沟 ……

新华网湖北频道12月23日电(记者黎昌政、熊金超)记者从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获悉,利用白色塑料泡沫作为浮岛载体的生物浮岛栽培技术已获成功,这种技术让栽培在浮岛内的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治……

本报讯由大港油田分公司研究中心和作业二区共同参与的整体区块污水注聚合物驱油试验日前获得成功,改写了石油行业一直用清水注聚合物驱油的历史。 港西一区三断块位于港西开发区东部。1996年,作业二区对该断块采取清水聚合物驱油。为保证该断块长期……

本报讯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培育和严格筛选,2.5万只中华绒螯蟹亲蟹(即人们熟悉的大闸蟹)日前被放归长江口,以补充长江口地区濒临衰竭的中华绒螯蟹种群资源,修复长江口遭受严重破坏的水生生态系统。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长江口航道……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顾瑞珍、刘铮)再生资源利用行业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项公益和环保事业。17日在“首届中国再生资源论坛”上,专家们就此……

福建省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俗称闽东,海岸线长达878公里,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沿海岸线从北到南有20多个港湾,港口优势突出,水产资源丰富。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成为宁德经济发展的命脉,“建设生态型港口城市”是宁德市经济发展总目标。 近年来……

东方网12月17日消息:上海的环境越来越好,污水处理水平和能力高居全国第一。然而,在昨天的中华环保世纪行上,部分市人大代表提出,上海土地资源这么紧张,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如果仅靠填埋来处理,上海的环境肯定很难承受,所以如何让污泥做到资源化利用,……

新华网合肥12月14日电 (梅洁 沈翀)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报告显示,11月份淮河水质污染加重,与上月相比,水质达标率下降15.5个百分点,仅有57.8%。其中,干流11月份水质也恶化明显,监测的13个断面中水质达……

11月下旬,当“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羽绒之都”称号先后落户玉环县和杭州市萧山区时,很多人已记不清楚这是浙江收获的第几顶全国性经济桂冠。用“快速列车”形容浙江的经济发展一点儿不为过。从1978年-2003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