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人大代表孙建博提出 生态建设应贯穿四化全过程

    [内容预览]

    | 2014/3/13 17:02:14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将生态建设始终贯穿这“四化”建设,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孙建博提交的建议。  孙建博认为,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在各项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

    [阅读全文]

  • 城镇化:如何留住“乡土中国”

    [内容预览]

    | 2014/3/12 15:08:02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的这句话,相信一定勾起了许多人的思乡之情。 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生于乡土、长于乡土的国人,不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乡土生活,怀揣着对美好优越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离开故土,涌入城市。 “2000年以来,我国在十几年间消失了几十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天消失几十个村落,很多

    [阅读全文]

  • 新《环保法》为何未出炉?

    [内容预览]

    | 2014/3/12 9:59:25
    本报综合报道 3月9日,在全国人大有关负责人答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在目前环境问题这么严峻的情况下,深知人民群众对修改环境保护法寄予厚望。环境保护法是主要规定环境保护领域里的主要制度的基本法律,袁杰说,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一些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理念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要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污

    [阅读全文]

  • 是先修《环保法》还是先改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内容预览]

    | 2014/3/12 9:58:12
    本报记者王玮 姚伊乐“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过去一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说。依法改革,依法履职,对环境保护领域意味着什么?恰逢《环保法》修改的关键时期,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究竟是先修改《环保法》,还是先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如果先修改《环保法》,能否为未来的生

    [阅读全文]

  • 淘汰落后产能会影响发展吗?

    [内容预览]

    | 2014/3/12 9:55:05
    ◆本报记者姚伊乐 李军今年是淘汰落后产能关键年。“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要提前一年,也就是要在今年完成。“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决策部署。淘汰落后产能意味更好地减排,更好地治霾,但一直也有这样一种担心:这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连带产生社会安置问题。淘汰落后产能会不会影响发展?“这是上上下

    [阅读全文]

  • 委员:建立黄河中上游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

    [内容预览]

    | 2014/3/12 8:42:21
    “上游节水,下游用水;上游保护,下游受益。”在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中上游地区如果只有保护的责任与付出,而无法获得保护的收益,其积极性就很难充分调动起来。来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呼吁,建立黄河中上游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促使上下游协调发展。  当前黄河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流域水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阅读全文]

  • 人大代表建言生态保护:用法律保护每一棵树

    [内容预览]

    | 2014/3/12 8:39:46
    “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生态补偿实践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有的补偿不到位,有的收费后不治理,补偿标准随意性大,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脱节。”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市长张维国建议,尽快出台国家生态补偿条例或生态补偿法。  张维国表示,生态功能区肩负着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同时面临着是保发展还是保生态的两难选择。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保护生态要付出巨大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阅读全文]

  •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生态环境地理学

    [内容预览]

    | 2014/3/11 15:50:0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报告还显示,去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如期完工。  三江源、南水北调,堪称中国地图上两大“水坐标”。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三江源是“中华水塔”,南水北调工程关系亿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欲俟河清人寿几:时不我待唤治水  政

    [阅读全文]

  • 人大代表:像抓PM2.5监测一样抓水资源保护

    [内容预览]

    | 2014/3/11 10:54:11
    “作为厦门人,我感觉水资源保护非常重要。厦门处在下游,去年看到水污染和死猪沿河漂流的报道,我们很担心。”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文联主席舒婷说,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很重要。  10日上午,代表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谈及今年立法工作时指出:“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

    [阅读全文]

  • 白春礼:PM2.5的二次形成是造成大气灰霾重要原因

    [内容预览]

    | 2014/3/11 9:36:36
    10日下午13时,中央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专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白春礼在访谈中也透露了一些中国科学院对近期雾霾天气的一些研究结论和方向。他表示,首先要摸清楚雾霾的成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说,在两会之前,国务院的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对这个事情专门做了部署,我们科学院对这方面也非常关注。从90年代开始,我们科学院就开始进行大气粉尘和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在本世纪初,我们就开始P

    [阅读全文]

  • 代表委员热议"治霾" 让发展回到尊重自然的模式

    [内容预览]

    | 2014/3/11 9:34:54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有一个段子很流行:“北京的好天气全靠大风吹。”民众的自嘲中也道出了对近期雾霾天气的无奈。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本报记者就“雾霾”的话题采访了代表委员,反应热烈。  根本问题污染排放过大  “谁不希望蓝天啊。”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总量司司长刘

    [阅读全文]

  • 绿色出行靠大家

    [内容预览]

    | 2014/3/11 8:34:29
    “开展绿色出行公益活动,一方面是引导别人,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自己,净化心灵。”3月8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就和老伴一起赶到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地区东三里社区,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绿色出行”公益活动。让她没想到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也赶来了。  王蓉蓉代表说,治理污染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能来参加这个活动,为绿色出行作贡献,我特别高兴。”社区的居民拉着王蓉蓉代表

    [阅读全文]

  • 焦念志院士:应对气候变暖,让海洋吃掉更多碳

    [内容预览]

    | 2014/3/10 16:47:59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 吴越 摄 中国气象报记者吴越报道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减排与发展的平衡中,如何将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被“储藏”起来,以便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提出“海洋碳汇”这一途径,并表示,可以让海洋“吃”掉更多的碳。 和森林相比,海洋具有储碳

    [阅读全文]

  • 陆浩代表:新环境保护法有望今年出台

    [内容预览]

    | 2014/3/10 16:47:00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宇、王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陆浩在10日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间隙时向记者表示,历经三次审议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有望于今年出台。 “草案已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我们建议新环境保护法能尽早完善并出台,目前看今年推出的概率较大。”陆浩说。 备受关注的环保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目前已经进行了三次审议,但是没有付诸表决。根据9日

    [阅读全文]

  • 环保成为生活方式

    [内容预览]

    | 2014/3/10 11:34:32
    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排污治理,完善法制保障,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在行动,企业在行动,专家在行动。今年两会环保、治污、生态等议题持续升温。  “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了的红灯。”同样,雾霾也向我们的生活方式亮起了“红灯”。在抱怨“十面霾伏”、“土壤恶化”,要求铁面问责的同时,每个人也都应该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费理念、出行方式、生活习惯等等。越来越多的一次性

    [阅读全文]

  • 代表委员献计献策:拿什么拯救我们的交通

    [内容预览]

    | 2014/3/10 9:58:47
    “鼓励进行汽车共享,一台汽车可以多人共享,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城市核心区应少设停车位,尝试错峰停车”……今年两会议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依然是城市交通拥堵。作为世界特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无论是修地铁、出行限号、购车摇号、征收拥堵费还是公交优先的路权政策,都无法改变地面交通拥堵的现状。 以北京为例,据报道,平均每人每天花费在上下班路程上的时间是1小时40分钟,因城市交通拥堵浪费的资

    [阅读全文]

  • 代表建议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强化正面激励导向

    [内容预览]

    | 2014/3/10 8:43:29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胡苏、商意盈)“现行生态补偿机制不合理、不健全。”部分人大代表建议,应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建立多元化市场调节机制,变上游“乞讨”为下游“反哺”。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市长林宝金认为,生态补偿机制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但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中,市场分析评价等基础性工作薄弱,未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阅读全文]

  • 宇如聪委员:应尽快为气候资源立法

    [内容预览]

    | 2014/3/9 15:59:34
    “近年雾霾频发,应对雾霾需要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建议,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进一步加快《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等法规建设步伐。  宇如聪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极端天气呈多发态势,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越来越严重—一些城市出现渍涝,有些工程建设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开展城市规划、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有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气候可行

    [阅读全文]

  • 环境标准能否挑大梁 委员关注环境标准体系建设

    [内容预览]

    | 2014/3/7 15:01:13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如何?能否适应当前的环保工作?记者日前就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采访了部分出席全国两会的环保系统人大代表。  我国环保标准不断完善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

    [阅读全文]

  • 雾霾多发 人大代表建议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内容预览]

    | 2014/3/7 9:10:11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部分人大代表认为,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需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变“输煤”为“输油、输气”。  长期以来,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60%以上。减少燃煤,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在国内煤炭产量大幅增长,能源结构面临调整的情况下,煤炭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