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小城镇
[内容预览]
| 2013/10/4 7:28:55本报讯 近日,在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浙江奉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新型生态小城市发展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表示,生态小城镇建设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优势产业,传承地方特色,而不应过度模仿其他城市,贪大求全。 针对目前一些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存在模仿大城市的问题,吴建平认为,小城市在发展中要定位清楚,发展优势产业,为消费市场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把资源价值放大。生态小[阅读全文]
-
生态城市看着绿远远不够
[内容预览]
| 2013/9/29 9:34:01什么是生态城市?怎样理解其中生态的含义?这些年和地方政府打交道的时候,我发现有三种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强调视觉效果,要“眼睛看得见绿色”。第二种是地理的概念,通常在城市地理规划中突出以环境为主题。第三种是经济学的认识,更注重从宏观层面合理配置资源。这对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空间资源的配置、城市的发展模式都有很大影响。前两种认识非常流行,主导了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第三种认识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公认,但在[阅读全文]
-
实施生态补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内容预览]
| 2013/9/28 10:06:16本报讯 (记者 高乐) “我国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实施生态补偿非常必要。”昨日的生态安全分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副主任张惠远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政策手段。 张惠远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由于环境污染、过度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等威胁因素,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还没有得到较高重视,强制性手段难以持[阅读全文]
-
“无车日”让我们思考“有车”这件事儿
[内容预览]
| 2013/9/22 9:09:459月22日,是中秋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据北京市交通部门预测,这将是北京9月最拥堵的四天之一——这天是周日,尾号不限行,路上的车将比平时多出80万到100万辆。情况会不会真的这么糟还未可知,因为这一天同时还是中国城市“无车日”,上路的车也许反而会比平常少。 “无车日”意义大于形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近日在2013年“无车日”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举办城市‘无车日’活动已有6年。‘[阅读全文]
-
期待“大气十条”推动治污升级
[内容预览]
| 2013/9/13 8:05:59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来源广泛,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防治需要全社会同心戮力、共同行动,在社会合力上来一个升级。 最近,净化空气的环保进程再度升温。几天前,北京发布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昨天,《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公布,推出十个方面具体措施,被媒体称为“大气十条”,在全国层面吹响了治理污染、保卫呼吸的号角。 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浓度要下降25%、20[阅读全文]
-
呼唤“技匠”
[内容预览]
| 2013/9/12 11:45:16英国学者、伦敦市前副市长约翰·罗斯义近日在《国际金融报》上撰文称:“目前在世的人们,一生中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件事——美国竟然不是世界工业的领头羊。”文章说,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而且,是“远远”超过(目前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是美国的126%),这结束了美国长达一个世纪在该领域的领袖历史。 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就在不远的200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只有美国的60[阅读全文]
-
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天际线
[内容预览]
| 2013/9/6 12:03:36《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近日正式发布。针对西安市近年来不断有依山靠河的高大商业楼盘和旅游设施出现,《条例》特别规定,环山路以南建筑高度应当为低层,建筑高度总体不超过9米,个别建筑轮廓不超过12米;环山路以北500米建筑高度控制为低层,建筑高度总体不超过9米,个别建筑轮廓不超过12米;500米至1000米建筑高度总体不超过12米,个别建筑轮廓不超过15米等内容。 为避免建筑挡山,《条例》还明[阅读全文]
-
提升城市质量也是民生工程
[内容预览]
| 2013/9/2 11:52:43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多、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点改善薄弱环节,顺应了人民期盼。不少读者来信表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 贵州省关岭县发改局的姚启超认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惠民生的重要途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城市水、电、汽、热管网的建设,也包括[阅读全文]
-
以绿色税收引导绿色选择
[内容预览]
| 2013/9/2 10:29:17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提出,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研究将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纳入征税范围。 将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可以缩小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与节能环保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加环保的产品,抑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阅读全文]
-
减排先拧紧能源消费水龙头
[内容预览]
| 2013/9/2 10:28:12近日有消息称,我国即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这是为治理环境污染、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任务,发改委所提出的11项举措之一。再联系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15年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这两项政策,实质上把环境治理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机结合了起来。 煤炭消费总量,可谓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牛鼻子”。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阅读全文]
-
专家热议新型城镇化发展 支招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3/8/31 8:41:15人民网广州8月30日电(林龙勇 钟哲 穗宣)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在今日召开的2013新型城市化·广州论坛,来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态文明与美丽城乡”的话题。论坛现场,学者们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纷纷发表了自身独特的见解。魏后凯:重启“县改市”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负[阅读全文]
-
到底是气象干旱 还是农业干旱
[内容预览]
| 2013/8/30 9:17:06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入汛以来,北方大部降雨偏多。而南方大部降雨偏少,尤其是湖南、浙江西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80%,部分地区甚至滴雨未下,加上高温肆虐,旱情迅速发展,南方多地遭遇严重旱情。 据农业部消息,南方干旱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局部地区由于高温热害,导致水稻花粉败育,结实率下降。 一般来说,干旱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经济社会干旱四[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需要制度的“硬约束”
[内容预览]
| 2013/8/26 8:40:10所谓“河长制”,就是由各级政府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这一制度在2007年由江苏无锡市首创,当时太湖蓝藻暴发,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河长制”明确规定,将河流断面水质的检测结果纳入各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由此保证了各项治污措施落实到位。 目[阅读全文]
-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内容预览]
| 2013/8/20 9:03:56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以来,转移支付范围不断扩大,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实践中还存在补偿不规范、补偿形式单一、补偿主体对[阅读全文]
-
破解“热岛效应”不妨借鉴他山之石
[内容预览]
| 2013/8/16 7:37:38日前,中国天气网公布的“夜温排行榜”显示,今年以来,夜晚最低气温达到或超过30℃的天数,上海以7天位居第一。 有关专家指出,上海夜间温度高与“城市热岛效应”紧密相关。简单来说,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从上海中心气象台记录的晚间气温来看,中心城区温度确实明显高于郊区。专家解释,这主要是由于钢筋水泥比土壤植被吸热率更高,保温效果要好得多。而随着连续几周的高温炙烤,城市地[阅读全文]
-
访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受损生态系统怎样恢复
[内容预览]
| 2013/8/6 13:13:34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前排右二)考察华南植物园鹤山野外台站。 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使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即为生态系统管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几代科学家薪火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效可圈可点。 ■本报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生态学家告诉我们,生态恢复主要是指借助自然或通过人为辅助方法将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阅读全文]
-
学者呼吁改善空气质量重在播绿
[内容预览]
| 2013/8/6 13:10:41本报讯(记者郑金武 通讯员铁铮)空气质量与健康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呼吁重视发挥林业在改善空气质量中的作用。 与会专家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数据显示,室内空气污染会造成约200万人过早死亡,室外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130万人死亡。而今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的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期间,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与往年同期相比,发病率明显攀升,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的三大途径
[内容预览]
| 2013/7/30 8:07:34推进我国绿色发展,重点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产值和国民收入、推进制度变革。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意味着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多,环境保护压力比较大。同时,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的中期阶段。此背景下,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比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完成的西方国家要难得多。 因此,推进我国绿色发展,具体途径可分解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产[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呼唤消费观念变革
[内容预览]
| 2013/7/27 8:38:29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得到了国内外最广泛的认同和赞赏。然而,一个新文明的建立,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是绝没有可能实现的,而全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方便、最普遍的一个渠道,那就是“消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要求每个消费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反思和行动。 用“合理消费”反对“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消费主义”的消费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阅读全文]
-
倪维斗院士:从能源角度看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3/7/22 9:32:09我国的能源结构中70%以上依靠煤,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很多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碳,还有二氧化硫、氧化氮、汞和其他重金属,这对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提高燃油品质无法一蹴而就。长期以来,我国的炼油工业处于一个较低端的水平,炼制的汽油和柴油的含硫量比较高。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状下,怎样加大煤的利用效率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空气污染  [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