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新增资源税税款应流向两个地方

    [内容预览]

    | 2011/10/13 13:43:17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试点一年多的新疆资源税改革终于开始向全国范围推开。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下称《决定》),并于2011年11月1日执行。  资源税在新疆试点一载后,即将在我国全面铺开。从此次公共政策的变化来看,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的基础上,增加了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而煤炭、稀土则没有纳入从价计征的范

    [阅读全文]

  • 自然保护区划定须重新审视

    [内容预览]

    | 2011/9/18 8:29:34
    尽管坐拥全球最丰富的植物资源,但中国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却并不令人满意。中国大大小小2000多个自然保护区,究竟能否为各种生物提供一个可靠的庇护所?  尽管201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但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却显示,各国政府承诺的到2010年显著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进入2011年,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而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中国,又该怎样去守护这些生活在神州

    [阅读全文]

  • 包装为何不能简单点?

    [内容预览]

    | 2011/9/14 9:26:37
    中秋节的到来,又掀起了一场月饼销售、抢购大潮。在各大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月饼礼盒背后,引起了消费者对于日常生活中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的高度关注。商品的过度包装在耗费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并且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细细分析一下,控制生活固体废物的产出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认识和处理;二是产品制造者的包装理念和回收制度;三是生产工艺的科技装备和应用。正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五条的

    [阅读全文]

  • “绿色产品”亟需“绿色呵护”

    [内容预览]

    | 2011/9/9 7:33:11
    节能、节材、节水、减排,并且低毒、低污染、可再生、可回收,说起“绿色产品”的好处,可以列举的真是不少。然而,虽然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但这类产品往往价格偏高。工业产品如电动汽车,价格是普通汽车的两三倍;农产品如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贵好几成;可再生利用产品如聚乙烯塑料袋,比其他材料的塑料袋也要贵不少。较高的价格,常常令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  “绿色产品”价高,有人表示理解,认为贵有贵的理由,一分钱一分

    [阅读全文]

  • 渤海溢油:是事故更是教训

    [内容预览]

    | 2011/9/9 7:25:51
        康菲公司在其网站上通报,蓬莱19-3钻井5日全部停产。    渤海溢油事件是近年来我国第一起大规模海底油井溢油事件。3个月来,舆论关注点从海面油污扩大向海洋环境监测、康菲公司态度、海洋环境安全等逐步发展,由一起污染事件向生态环境安全逐步深入,反映了人对发展生产与环境安全之间关系的新认识,再次说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阅读全文]

  •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我国未来极端气候趋强趋多

    [内容预览]

    | 2011/8/30 7:57:26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 百年大雨、极度干旱……极端天气为什么频频发生,我国未来气候趋势究竟如何?今天下午,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七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徐影研究员称,21世纪我国极端气候可能更频繁,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     徐影表示,在未来温室气体持续升高,气温也升高的

    [阅读全文]

  • 城市绿地岂能中看不中用?

    [内容预览]

    | 2011/8/29 16:10:11
    今夏的暴雨考验了城市,考验的不仅是地下工程,还有地上工程,即城市绿地。痛定思痛,存在一个一直被怀疑却少有人愿意提出的问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价值几何?  本期,我们特整理国外城市绿地建设的典型案例,试图通过对比分析,与读者一起,探讨城市绿地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剖析我国绿地建设存在的误区。  新加坡  关键词:实用  ●绿地指标非常细致,在公寓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地的40%。 

    [阅读全文]

  • 毁林开荒是向生态灾难招手

    [内容预览]

    | 2011/8/25 7:59:54
    我国北方到了夏季,一般见不着沙尘暴,这时候谈论沙尘天气似乎不合时宜。然而,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8月3日新疆多地遭遇大风扬沙天气,部分地区发生沙尘暴。此前媒体报道新疆巴楚县毁掉上万亩公益林开荒种棉花、黑龙江明水湿地开荒上万亩地种粮食,前事后事联系起来,人们的第一感觉是,这么做岂不是向沙尘暴等生态灾难招手?  有人把新疆这场沙尘归因于极端天气增多导致老天爷脸色说变就变,这有一定道理。大风、不稳定的热力

    [阅读全文]

  • 渤海生态忧思:污染频发治理或需百年

    [内容预览]

    | 2011/8/15 8:57:39
    经济导报记者 邵好 乐亭报道  从6月21日微博曝光首现网络以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经持续发酵55天,但是,作为事故主要责任方的康菲石油公司(下称“康菲公司”)始终未就此次溢油事故对公众主动道歉,也一直未完全控制溢油,且没有拿出详细可靠的封堵措施。据康菲公司12日发布的最新消息,蓬莱19-3油田溢油量再次飙升,总计超过2500桶。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河北乐亭县采访时发现,蓬莱19-3油

    [阅读全文]

  • 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内容预览]

    | 2011/8/12 12:01:31
    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已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  一是观念支撑体系。实践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程度,对发展循环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各级领导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发展思路上彻

    [阅读全文]

  • 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要加快立法

    [内容预览]

    | 2011/8/5 8:29:12
        继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我 国 将 推 进 建 筑 等 领 域 的 节 能 减排,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后,又有消息曝出,扬州准备建一座可以真正住进人去的“零碳社区”。低碳型建筑引起了新一轮热议。     有专家表示,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应该是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建设生态、节能住 宅 , 并 不 意 味 着 高 技 术

    [阅读全文]

  • 岂能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内容预览]

    | 2011/8/5 8:23:47
    最近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这个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治水会议提出,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难点。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阅读全文]

  • 有关极端天气的五大思考

    [内容预览]

    | 2011/8/1 18:45:26
    马尼什·巴普纳珍妮弗·摩根  天气太热了。从缅因州到夏威夷,气温都在“不屈不挠”地上升。美国的酷热只是一年来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的最新表现,这些事件包括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的灾难性洪水,莫斯科史无前例的热浪,还有韩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降雪。造成这些极端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抱怨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今年夏天比以往热多了?  人们感觉到热是有原因的,其实,热的不仅是美国。上个月是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历

    [阅读全文]

  • 发展循环经济要有“中国特色”

    [内容预览]

    | 2011/8/1 9:00:2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在调整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增长复苏乏力不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不可再生资源供给不足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说,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模式,我国应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要求进行产业布局、构建产业链、进行产品设计、寻求无废生产、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发达国

    [阅读全文]

  • 锰矿污染涪江再次引发化工企业布局反思

    [内容预览]

    | 2011/7/29 15:46:25
    7月21日,涪江上游普降暴雨,泥石流将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的四川岷江电解锰厂尾矿渣带入涪江,导致涪江沿岸江油至绵阳段城乡约50万居民饮用水受到影响。  而最新数据显示,涪江绵阳段水中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近日,四川阿坝、绵阳等地又将迎来新一轮降雨,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染源目前的处理情况如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水污染?新华社记者赶赴绵阳、松潘等地进行了调查。  水源被污染政府紧急“供水”  26

    [阅读全文]

  • 稀土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内容预览]

    | 2011/7/27 9:26:14
    中国环境报记者 周文颖 7月26日北京报道    为加强稀土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稀土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意见》(环发〔2011〕48号)。中国环境报记者近日就有关问题专访了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  问: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稀土资源开采与加工生产的现状如何?  答: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的“金库”,不但在传统产

    [阅读全文]

  • 周大地:十二五节能减排力避先发展后节能模式

    [内容预览]

    | 2011/7/25 10:38:36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9日召开,该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多位权威人士此前向《经济参考报》证实,在上述会议召开后,五年一度的全国环保大会也将在三季度召开。在这期间,将有一系列涉及节能减排的重大政策文件出台《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解读“十二五”节能减排方针。  力避“先发展后节能”模式  在国家应对气候变

    [阅读全文]

  • 城市建设应该着眼于抵御极端天气

    [内容预览]

    | 2011/7/23 7:33:36
    日前暴雨袭击南京,古城顿成浅海滩。在人们纷纷表示质疑城市建设的时候,南京建委主任周金良解释道,正在进行的雨污分流工程是环保工程,对于防汛作用有限。而且他认为,排涝防汛设施,不能以极端天气的表现来检验,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标准、办法来检验,我们的排水管道设计是符合国家规范的。对于周主任的说法,令人顿生忧虑:如果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着眼于抗御极端天气,南京再现“海景”依然不是梦。  客观地说,持续了多月的雨

    [阅读全文]

  • 五院士纵论技术与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7/19 11:26:07
    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作为科学理论实现途径的技术必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7月16日,在以“低碳技术:企业新机遇”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的殷瑞钰、邹德慈、徐德龙,、衣宝廉、张全兴等5五位院士围绕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做了专题发言,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直致力于工业废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的张全兴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环境

    [阅读全文]

  • 发挥政协职能作用 着力助推环保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7/14 17:26:08
    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要切实搞好环境保护,真正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使环保与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人民政协组织及其委员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视察、专题调研、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加强民主监督,积极参政议政,来更好地推动。     一、把助推环保发展作为政协及其委员履职的重要内容     环境

    [阅读全文]

2574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