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评点环保文章列表

为了鼓励更多市民乘坐公共客运交通车辆,减少交通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中国将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无车日”。建设部城建司城市交通处处长兰荣19日在贵阳透露,建设部决定在适当时间,仿照国外的做法,推行“无车日”。在“无车日”这天,全国人口在50万以……

卢耀如(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7月31日,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戴河召开了暑期座谈会。与会委员就休养生息的政策内涵、中国环保未来走向、污染减排形势预测、环保立法、政策、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

在政策导向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高涨,其参政议政和环保行动的水平也有了提高,本周环境报道充分显示了这一新的时代特征。报道聚焦:各界积极为《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建言献策;媒体热议绿色税收政策和煤炭行业生态补偿机制;“公交周”……

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席科学家,杰夫·麦克尼里博士给人的印象是认真严谨而不乏幽默,同时是个身体力行、不遗余力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的宣传者。在不久前举行的“倒计时2010·中国”活动启动仪式上,本报记者对这位致力于自然环境保护工……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透露,环保总局将通过六项政策措施,控制新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禁止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严格钢铁、化工、石化等行业准入条件,控制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对环境违法突出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9月17日东方网) ……

新华网太原9月18日电 (记者 王炤坤、刘翔霄)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首届中国煤炭博览会上介绍,由于煤炭工业生产方式整体粗放,生产一吨煤所付出的资源代价、生态环境代价、生命代……

新生入学有那么几天了,现在的学生都擅长用环保的眼光去看问题。最早几天的慌乱过去之后,他们肯定会一一鉴定学校的各个细节,进而对本校的生态系统、自然风光提供能力进行一次整体评估。 此时,肯定会有很多新生不高兴,因为他们发现,学校里除了楼,除了……

夏去秋来,肆虐江南已久的高温天终于被冷空气驱散了。在这个炎热的季节,有两条关于杭州的“热”新闻引人关注。其一是这个城市因连年酷暑而被媒体评为“新火炉城市”;其二是有关部门在该市众多路口大范围推广遮阳篷,让在热浪中等候过马路的行人得以享受些许……

近年来“绿色”、“生态”成了社会的时髦用语,建筑界也是如此,对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秦佑国日前在中国公众科技网表示,目前,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所需的并不在于设计和建造一些高技术水准的高标准的建筑,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最广大的一……

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系列排行榜8日在京公布。根据排行榜,2006年度中国纳税500强纳税总额首次跨越7000亿元大关,达到7742.93亿元,税额占当年中国税收总收入五分之一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410.52亿元的纳税额连续第七次蝉……

□本期对话人物 夏日 1940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中央民族学院干部训练班毕业。曾任中共乌海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共十四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太湖蓝藻、洞庭鼠灾敲响长江生态警钟 资料图片:在无锡太湖十八湾水域,工作人员用水泥船打捞蓝藻。记者汪晓东/摄 新华网上海9月16日电(记者李桃、杨金志)农业部副部长牛盾16日在上海表示,……

绿色过程与环境工程专家张懿在9月12日的“2007诺贝尔获得者北京论坛”上指出,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张教授认为,资源不足、能耗高、排放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矿产资源方面存在人均……

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万亩。每年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超过20亿吨,其中2/3来自坡耕地。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退耕还林的战略决策。……

挪威水电开发给中国的启示? 为深入了解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委员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于2007年8月中旬组织了一次对世界上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挪威的实地考察,以全面地了解水电开发……

在8月底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循环经济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环境税已经摆上议事日程,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已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环境税,在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压……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观点精彩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宋华汪涓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快速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问题,成为全球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主题演讲中,“中国”是出现非常频繁的……

昨日,来自全球范围内从事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学者们,在兰州参加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并就共同关注的全球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行深入交流。(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04版) 对普通百姓来讲,气候的变……

法律,有时候的确很尴尬。它需要的是逻辑性,需要的是量化,不讲感情,只看重证据。而生态伤害,最难提供的就是数字化的证据。想来,这是生态伤害罪一直迟迟未见诸于人类法律中的原因之一。——冯永锋 (环保人士)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